2024/1/23

英國守望犬報告1、2、3(U.K. Watchdog Report)

資料出處:https://www.youtube.com/@UKWatchdogReport/videos。此處將利用截圖進行重點提示,而中英對照的文句則放置在「蔡英文論文門貼吧」https://is-tsai-1984-dr.blogspot.com

 
1 the role of the British Library in Ing-Wen Tsai's doctoral thesis(大英圖書館的角色)

1
-1 the record of Ing-Wen Tsai's doctoral thesis added to EThOS in 2015(2015年新增的論文記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WrkvtzHI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E3J4QFjWs


大英圖書館在2019年回覆林環牆的電郵中表示,館方是在2015年基於回應某位用戶索問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便新增了書目(備註:自大學遺失)。















根據倫敦大學1983/84學年度的修業規定,必須授權大英圖書館製作論文的微縮膠卷。














但是大英圖書館從未替蔡英文製作過微縮膠卷,也沒有收藏她的論文。















大英圖書館是在2015年6月24日將蔡英文的論文書目加載到電子論文在線服務系統EThOS。















在大英圖書館新增書目的同一天,LSE圖書館也收到申請,並且展開調查。















當時僅有美國的ProQuest資料庫可查詢到蔡英文的論文,發表及學位取得的時間皆為1984年,而書目的收錄時間是2009年,主題則是心理學。















根據倫敦大學1983/84學年度的修業規定,學位論文應存放在總圖和相關的院校圖書館。















倫大總圖只有一張卡片記錄館方始終沒有收到蔡英文的論文,因此未曾編目。















高等法律研究圖書館也缺乏蔡英文論文的館藏目錄。















倫敦大學改制之後,大約六百篇學位論文從倫大總圖移回LSE圖書館收藏編目,蔡英文的論文不在其列。














根據大英圖書館與LSE在2013年簽署的數位論文合作備忘錄,缺失的學位論文數位版或目錄資料應由校方提供。















LSE圖書館於2019年開始提供蔡英文1983年版論文的書目和電子檔之後,大英圖書館才依正規程序擷取其後設資料。
















1-2 internal review of Roly Keating, the chief executive of the Brtish Library(圖書館館長的內部審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VvP0wl-qE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ocfF9_l2Q


2019年蔡英文論文爭議爆發後,台灣媒體和總統府皆是利用大英圖書館的書目來證明其存在。















LSE向林環牆表示,只有倫大總圖當年收到了論文,大英圖書館才會有書目。















除了林環牆之外,另有其他調查者於2022年向大英圖書館要求提供2015年的編目記錄,卻被視為無理取鬧,遭到封鎖。














2020年,英國資訊官辦公室ICO曾判斷蔡英文的論文是遭到圖書館遺失或錯置。















2021年,英國行政法院在一項判決中否定了論文遺失的說法,認為可能是一開始就沒有在圖書館正確建檔。















2022年初,倫敦大學在WhatDoTheyKnow網站公開表示,校方當年並未從考官那兒收到蔡英文的論文,所以無從發表。














大英圖書館館長在2022年7月的內部審查書中雖然承認蔡英文的學位論文有問題,卻辯稱2015年已被LSE發表,內容也輸入到大英圖書館的EThOS















根據LSE的書目和聲明,蔡英文的論文是2019年才提供的個人版本,並非正規出版的合格論文。















LSE的內部電郵顯示,圖書館方無法證明這就是蔡英文在1983年實際提交的博士論文,而這樣的說明能在必要時保有一些否認的空間。














在國圖數位版於2019年9月27日公開之前,LSE便把此訊息告知大英圖書館,而後聲稱其附有作者10月3日英文短箋的版本是直接從台灣國圖的網站下載,等於否認校方為出版者。















早在2019年6月間,大英圖書館就和LSE圖書館討論過是否要刪除EThOS相關的全部記錄。














後來大英圖書館於2019年11月根據LSE的資料更新書目、進行鏈結,其中包括學位授予年份從1984改成1983,但是未見擷取「2019年個人版本」的後設資料,因此乍看之下像是一般的合格論文。















詢問2015年真相而遭到大英圖書館封鎖的調查者向英國資訊官辦公室ICO提出申訴,然而ICO也認同館方的做法。















(編按:上述調查者向英國行政法院提告,在歷經了多個階段的訴訟程序後,除了大英圖書館館長的明顯謊言被下屬反駁之外,目前仍無法得知2015年是誰提出申請、以及館方如何創建書目。)





2 LSE's PhD program in the early 1980s(1980年代初期LSE博士學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JFo1cIQ0U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5FEp7GQ9I


作為蔡英文論文門客觀對照的資訊來源主要有三:1. 倫敦大學1983/84學年度的修業規定,其中要求攻讀研究型學位者必須先以碩士生的身分入學,而後視情況轉為博士生。 














2. 2007改制前的LSE行事曆,其中明示早年的學生皆屬於倫敦大學內部生。















3. 業已過世的蔡英文同期畢業生VV之LSE學生檔案(VV就讀於經濟系,研究主題為國際關係,1980年10月註冊為碩士生,1982年10月碩轉博、12月核定論文題目,1983年1月結束研究階段、3月向倫大提交考試報名表,而倫大於10月寄發口試成績通知函















/博士一貫學程的最短年限為兩學年,完成研究後才會進入學位考試的審查流程;在前期階段,無論是碩轉博、還是最終論文題目的核准,都是指導老師將認可的建議提交給LSE,再由學院通知大學。















倫敦大學希望學生在研究學程結束後的一年之內報名考試,並提交三份應試版論文。















VV的學籍卡右下方Date of entry欄位寫著1983年3月,檔案資料中顯示此時向倫大提交的是考試報名表(examination entry form)——蔡英文則將她Date of entry欄位的1983年6月當成是提交論文的日期,沒有說明進入後期考試階段的具體時間點。














Date of entry欄位旁邊還有Result欄位,VV的學籍卡上寫著1983年10月,其檔案資料中顯示倫大於此時發出口試成績通知函——這應是LSE唯一保有與倫大負責之考試階段相關文件。























0





3 2011 and 2015 investigations(2011和2015年的調查)


3-
1 date of PhD award(博士學位授予日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1YHOq5TV0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YOCbL880Y

3-2 chasing the examination copies after PhD was awarded(事後追索應試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KhFF7bZLM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gGlBc8Jk

3-3 from Senate House Library to IALS Library(從倫大總圖到IALS圖書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bitya2pFI
(可直接觀看中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hiICfx84s


(整理中)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