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

歷年學術倫理爭議

※ 文末括弧內為主要參考來源,請多方查證!


目錄
政界 / 學界 / 社會 / 國際



政界

—    1983
家中政商關係良好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學生蔡英文,就讀兩年後即不再註冊,尚未口試便在政大期刊封為「國際經濟法博士」,但是絕口不提當時曾在東吳兼任講師、並在考試前一天才搭機赴英的經歷。其論文題目雖被收錄於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所(IALS)的索引資料中,但所有圖書館皆無入館記錄,原因竟是未見任何考官和指導老師繳出其審閱本,所以論文根本沒有被發表!自稱論文受到口試委員高度贊揚,從而得到1.5個博士學位,卻只在數年後讓一位學生參考而已,連自己都未引用過這份論文進入學術圈的蔡英文不但沒有教授推薦函,政大核實的博士論文題目也只是章節標題而已,而後校方在沒有經過教評會投票通過的狀況下直接發聘。1984-1987,教育部與英國外館之間不斷有調查學歷的公文往返,其中外館的處理單位和公文形式並不尋常,甚至母校只承認她的博士學位是在提交「論文題目」後授予的蔡英文自己也表示在教書前期,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學生都聽不懂她在講什麼,而日趨繁重的外務導致她只能利用假日拼命補課,最後於2000年正式由學界轉入政界。2009/2015,已躍升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沒有實體書的狀況下,分別於美、英重要圖書檢索系統成功進行1984論文書目登錄;2010/2015,蔡英文兩度嘗試取得補發的畢業證書,並於2016年榮登總統大位。不過,2011年重新繳交的論文未獲母校圖書館採納;2019年,蔡英文首次公開標示為1983年完成的個人版本,並順利放入LSE的婦女圖書館與台灣的國家圖書館,然而所附的學位證明文件並非畢業證書**,而且上面皆無經辦者簽名。雖然蔡英文總統早在2019年9月便針對揭發弊案的學者提告,而且英國校方至今仍未完全鬆口**,但是相關單位的舉措卻處處顯得欲蓋彌彰,包括:1. LSE婦女圖書館應作者要求,對於「個人版論文」設下極嚴格的閱覽限制;2. 教育部未揭露蔡英文提早自稱博士的中文期刊內頁,並且讓相關文件30年後才能解密;3. 國圖忽視學位證明文件有無效力,首次讓私人電子檔以「博士論文」之姿亮相;4. 檢察官黃偉駁回保全證據的聲請,不調查蔡英文的入出境資料,完全忽視證據中的種種矛盾,並在另造不在場的狀況下當庭勘驗證書正本而留下疑點;5. 法官張詠惠不待被告答辯而逕自判決,而後法院又拒絕讓更一審重新分案,張詠惠開庭時仍未進行嚴謹的證據調查;6. 法官姚念慈在準備程序庭上只針對書狀無當事人簽字用印而提出質疑,並在律師提及本案為(應由合議庭審理的)「重大社會矚目案件」時立即退庭,而後法院直接通緝因視訊開庭被駁回、請假未到的被告彭文正;7. 外交部註銷彭文正的護照,剝奪其國際間自由通行的權利;8. 倫敦大學與LSE不但透露若干似是而非、推諉卸責的訊息,並且試圖以個人隱私作為學術弊案的保護傘。

* 2007年倫敦大學改制、LSE完全獨立之後,後者才開始自行頒發學位證書。(〔1〕https://www.lse.ac.uk/about-lse/our-history?from_serp=1、〔2〕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16005675-260407?chdtv

當年的蔡英文將GATT誤譯為「一般關稅及貿易協定」,「普遍優惠制度」的generalized也變成「一般」,而她指導的第一個研究生也隨之誤譯為「普通」。(〔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t7qkLb8WQ、〔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QuLihT9ks

將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與中文論述比較後發現,標題分段、註釋排列幾乎相同,但沒有提及存在或引用關係,涉及一稿多投、自我抄襲!而且蔡英文在《政大法學評論》28期的文章中有35個註釋,但是相應的英文論文i-xv頁卻只有一個註釋!加上「博士論文」拼寫錯誤多不勝數、目錄製作非常草率,引起學界譁然。(〔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5sn411I2o、〔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Oug4GiKHg、〔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204004526-260407?chdtv

蔡英文的律師們和劉承武檢察官在翻譯1987年倫敦大學學歷認證函時,都將「經過研究學程和提交論文題目後」便授予博士學位(It was awarded after a course of research and submission of a thesis title.)這句中的「title」略過不譯。(〔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loQRZbjs、〔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PmyAdqW_Q

蔡英文在2011年親口表示:「開始教書的時候,學生跟我都一樣的痛苦,因為他聽不懂我講什麼……因為我的mindset還在英文的mindset,而且我的mindset還是PhD的mindset……大概花了十年才把我自己調回來,像今天講中文這樣的情況 。」後來蔡英文在2015年的一本專書中針對補課一事表示:「我真對不起我的學生。」至於她在談判桌上的表現則是:「每次僵局一出現,坐在主談人身邊的蔡英文就會叫翻譯……」(〔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DEisWkTUk、〔2〕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MpEGC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de#v=onepage&q&f=false

由於校方補發證書僅提供一次機會,而且基於防偽而不會主動提供影本,不但讓兩度補發啟人疑竇,也讓2019聲稱為母校留存、未見認證章的1984年版證書影本顯得可疑,似為1987年查證學歷時由台灣所提供。另外,2010年版的補發證書影本之外館認證與一般不同,而目前所見唯一一份的證書正本更被指稱是2015年透過特殊管道取得。1〕https://www.facebook.com/hwanclin/posts/165486814825133/、〔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W8MCOJCO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dFVWjkuoyg

LSE曾爆發利比亞、斯里蘭卡領導人之子的學位醜聞,而蔡英文則是在2011年拜訪當時醜聞纏身的LSE教授David Held和前院長Anthony Giddens,傳聞後者於2015年協助她處理畢業證書的補發事宜。此外,在蔡英文2007年卸任行政院副院長前後,LSE出現一筆罕見的匿名捐款(48萬多英鎊),指名贊助台灣研究計畫的施芳瓏;2009年,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書目」首次基於英國的一項特殊計畫而登錄在美國的ProQuest學術資料庫。1〕https://is-tsai-1984-dr.blogspot.com/2021/10/lseuol.html、〔2〕https://www.eatnews.net/article-2/20191009-2/、〔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de2DGe68U、〔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dFVWjkuoyg、〔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ZlHNtnFA、〔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bTeoZEdyo




—    1984:黨外《蓬萊島雜誌》提到時任蔣經國秘書的馮滬祥(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在論文中「以翻譯代替著作」,涉嫌抄襲雖然事後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七名教授調查確有事實根據,雜誌社的陳水扁等三人仍因誹謗罪遭到判刑。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5893


—    1993張軍堂(美國南加大法學博士?)於宜蘭縣長候選期間被指控1988年以來聲稱的學歷造假!馮光遠戲稱找到指導教授,並指論文題目為「犀牛皮移植到我的臉上,其法律效力之探討和追究」,竟被張軍堂的輔選者信以為真,引發譁然,最終落選。
https://www.ptt.cc/bbs/I-Lan/M.1539354965.A.A1F.html


—    2007:由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系博士)掛名共同作者的一篇論文因部分內容有抄襲之嫌而被國際期刊退稿,修正之後才順利發表**。陳建仁辯稱自己事先未看過相關內容,請辭獲得慰留;而後曾向論及此事的《中國時報》媒體人提告誹謗,但敗訴

* 陳建仁於2016-2020擔任副總統期間,和他人聯名發表近百篇期刊論文;卸任後成為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又於2023年第六度以借調的方式出任行政院長。
台大醫學院認定是第一作者陳姓醫師的無心之過,決議5年內不得升等,並提醒其餘共同作者的服務單位。當時陳建仁與論文指導教授楊泮池皆為中研院士,因為是榮譽職,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於法、於理都不會當成院內「研究人員」進行處理。
〔1〕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131/2430736.htm、〔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511365、〔3〕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28、〔4〕https://blog.xuite.net/jungfa1/twblog/148644966、〔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Vc60DO61-Y、〔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PJva3OZM0、〔7〕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5-11-17/66852、〔8〕https://www2.nchu.edu.tw/news-detail/id/28


—    2010:蘇嘉全(中山大學公事所碩士)參選台中市長期間被指控2001年發表的碩士論文與姪女婿的文章幾乎一樣,但後者辯稱其研討會論文的部分屬於共同創作,而中山大學也判定沒有抄襲。值得注意的是,蘇嘉全雖怒告指控者邱毅,台北地檢署卻不予起訴,因為確認兩份論文多處雷同。
(〔1〕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01123000421-260107?chdtv、〔2〕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727edi009/


—    2012:
中研院長翁啟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機化學博士)疑似私下陸續收取合作對象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的賄賂,將自己在中研院主導的酵素合成寡糖技術進行移轉;2015年,相關抗癌新藥的實驗效果未如預期,翁啟惠、陳建仁、楊泮池等專家開會決定改變臨床判讀方式、提早解盲,公司高層便陸續出脫持股,翁啟惠也在2016年解盲前一天賣出女兒名下的部分持股。其收賄、內線交易之罪雖因構成要件不足而予以不起訴處分,仍因財產申報不實、未進行利益迴避,遭到監察院彈劾——不過,在翁啟惠的陳情下,新一屆的監察委員推翻有罪認定。
* 翁啟惠曾在2009-2012借名取得上千張浩鼎股票;2012年底,翁利用張念慈的借款、由女兒認購了3000張即將興櫃的股票(1張等於1000股,每股1美元)。而後股價不斷飆升,翁陸續出售股票,獲利以億計算(償還張的借款?);新藥實驗解盲前一天,每股超過台幣700元,翁又賣出十張。解盲後,浩鼎的市值蒸發超過500億元!
〔1〕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125inv002/、〔2〕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228inv005/、〔3〕https://casebf.com/2018/12/30/obi_pharma_case/、〔4〕https://www.new7.com.tw/SNewsView.aspx?Key=%e6%aa%a2%e8%aa%bf%e8%bf%bd%e6%9f%a5%e3%80%8c%e9%82%a3%e4%ba%9b%e7%bf%81%e5%95%9f%e6%83%a0%e6%b2%92%e6%8f%90%e7%9a%84%e4%ba%8b%e3%80%8d&i=TXT20160330164503HXO&p、〔5〕https://www.storm.mg/article/84065、〔6〕https://www.gvm.com.tw/article/78529


—   
2013:國防部長楊念祖(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碩士)因2007年主編書籍中的一篇文章涉及他人代筆與抄襲,請辭下台。
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35205796


—    2014:教育部長蔣偉寧(美國史丹佛土木系博士)因歷來與學生共同掛名的五篇論文在不知情下被捲入一樁冒名審查案,請辭下台

* 蔡英文當時表示,此事「在國際間已經被廣泛的來討論,這是一個國家很嚴重的問題……(蔣部長)應該也有更強的自我檢討的能力,也應該要知所進退」!涉案細節請見下方陳氏兄弟的相關資料。
(〔1〕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12000299-260102?chdtv、〔2〕http://scitechreports.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15.html、〔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N-e7hF1Ug


—    2014:林建山(美國拉撒勒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被提名為監察委員時被質疑學歷造假,於是退出審查!後來雖確認並無偽造文書,但在審薦作業程序中無法及時提出1991年的文書證明,仍有「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的部分罪責。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60407-VKnZ


—   
2018:教育部長吳茂昆(美國休士頓大學物理博士)因擔任東華大學校長期間,將自己和學生共列為發明人、屬於校方的專利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於2015年在美國設立私人公司,進行海外的相關專利申請,請辭下台後遭到監察院彈劾
* 監察院另就吳茂昆擔任校長的四年期間請假563日、違法公差106日,向東華大學提案糾正!
(〔1〕
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12934、〔2〕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16003750-260405?chdtv


—    2020:李眉蓁(中山大學大陸所碩士)於高雄市長補選期間被檢舉2008年發表的碩士論文有大幅抄襲的情形,自行宣布放棄學位;中山大學調查後決議撤銷其學位,日後將透過比對系統檢驗論文原創性,並廢除電子版論文永不公開的選項,也不再邀請非學術界人士擔任口試委員!
(〔1〕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04edi014/、〔2〕https://www.gvm.com.tw/article/74252


—    2022:新竹市長林智堅(中華大學夜間部企管學士中華與台大雙碩士)受民進黨徵召為桃園市長候選人之後遭到爆料:2008年中華大學科管所的碩士論文與竹科委辦的報告書雷同,2017年在台灣大學國發所通過的另一份碩士論文,也與半年前完成口試之另一位所內學生余正煌的論文結構近乎一致,摘要與若干章節的文句也高度重疊——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便是林智堅的指導教授陳明通**。根據學術倫理的相關調查,台大與中華大學撤銷林智堅的碩士學位,並追究相關教師的責任,但不會再審查代筆問題。而原本還控告爆料者加重誹謗的林智堅則宣布退選***。事後,余正煌向法院控告林智堅違反著作權法****,竹科管理局也提出民、刑事告訴,皆以和解告終。此外,還有不少政黨的縣市長候選人因論文抄襲而於落選後被撤銷博、碩士學位:蔡適應(民,基隆,台北大學)、江聰淵(民,宜蘭,淡江大學)、林耕仁(國,新竹,陽明交大)。
負責指導林智堅、且為計畫共同主持人的管理學院副教授賀力行(30年間已指導過473位碩博士生,近10年平均年約22位)表示,林確實有參與竹科研究。計畫書則載明,林為無薪研究助理,協助執行調查與行政事宜。至於計畫的兩位撰稿負責人中,李友錚是林志堅的口試委員之一,王明郎則是在研討會發表相關的聯名論文:賀力行、林志堅為中文版的第一、第二作者,英文版的共同作者變成另外兩人。不過,竹科管理局委託中華大學的時間為2007年,而且合約中明文規定:「未經甲方書面同意,乙方不得將與計畫内客或成果有關之文件資料直接或間接使第三人知悉,亦不得將其内容或成果對外公開。」然而林智堅等人並未申請授權。
** 林智堅國發所的指導教授、現任國安局長陳明通指出,當年的碩士生余正煌(指導教授為李碧涵,陳明通則是口試委員之一)聽從他的建議更換題目,並向林智堅借閱資料。而余確實曾在感謝頁中提到林提供民調數據,後來林亦把對方的論文列入參考文獻,但是引用其他學者文句時卻沒有像余那樣加上引註。事發後,余授權校方調閱當年所有的往來電子郵件,林則聲稱信箱內容已遭刪除,因此能夠提出的物證有限;此外,學術倫理審定會曾數次邀請說明,僅余正煌到場,而林智堅、陳明通皆未出席。值得注意的是,先後擔任陸委會主委和國安局長、被譽為「國師」的陳明通有不少政界學生,並且在30年間指導過173位碩博士生,近10年平均年約10位,而且多人大幅利用特定資料來寫作,至今僅5人開放電子版論文;這種系統性產製類似論文
的方式,有人譏之為「學位工廠」。不過,台大進行學倫調查之後,認為指導不周尚未達到解聘的程度,便讓他順利退休。
*** 選擇徵召林智堅的蔡英文一開始即定調為選舉抹黑,並且在台大撤銷學位、林智堅繼續喊冤後表示相信其清白
;民進黨也在官網的「闢謠專區」進行辯護。最後,教育部駁回林智堅針對中華大學的相關訴願,並指明他「於一般研究基礎能力及理解上顯有相當不足之處」,林智堅隨後便撤回針對台大的訴願。
**
** 陳明通表示,余正煌先是在自己提供的論文「公版」上增加文獻檢討,而後又參考了林智堅的研究計畫初稿;余則堅稱論文全為自行完成,而且是特意將論文註解隱去後才交給陳明通讓他人參考。最後,林智堅不再堅持原創,雙方達成和解。
 (1〕https://udn.com/news/story/122682/6436654、〔2〕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436871〔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724000927-260407?chdtv〔4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8095002.aspx〔5〕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5459〔6〕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812/2314836.htm〔7〕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562398?from=udn-relatednews_ch2、〔8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824004812-260405?chdtv、〔9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816000335-260118?chdtv、〔10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816/2317452.htm、〔11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982959、〔1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_BTZ7fTE4、〔13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02283、〔14https://bccnews.com.tw/archives/391910、〔15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914005191-260407?chdtv、〔16https://www.storm.mg/article/4642847、〔17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165588、〔18〕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28004446-260407?chdtv、〔19〕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843588?from=politics_content_pack、〔20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449564、〔21〕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26950、〔22〕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705002479-260407?chdtv、〔23https://www.storm.mg/article/4427113〔24〕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496301〔25〕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841019〔26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478817〔27〕https://www.storm.mg/article/4417336?mode=whole〔28〕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462280〔29〕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40704、〔30〕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438286、〔31〕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7-24/790402、〔32〕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50508、〔33〕https://udn.com/news/story/122924/6497090、〔34〕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8-10/799376、〔35〕https://rwnews.tw/Article/Detail/4677、〔36〕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808000329-260118?chdtv、〔37〕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808000331-260118?chdtv、〔38〕https://www.storm.mg/article/4412590、〔39〕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z_gRrSEd4、〔40〕https://www.storm.mg/article/4706763?page=1、〔41〕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892160、〔42〕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334981、〔43〕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845249、〔4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7cNRTtcU、〔45〕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811edi027/、〔46〕https://www.storm.mg/article/4412693?page=1、〔47https://www.storm.mg/article/4731942、〔48〕https://news.ttv.com.tw/news/11202020004700W/amp、〔49〕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2140039/、〔50〕https://ctinews.com/news/items/vZWBpQgRx7、〔51〕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4&SerialNo=165935、〔52〕https://cnews.com.tw/224230112a09/、〔53〕https://www.storm.mg/article/4698410?page=1、〔54〕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610001351-260407?chdtv


—    2022: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大社會系學士、國發所碩士)被檢舉亦由陳明通指導的碩士論文內有30%涉及抄襲,並出現各種瑕疵;台大詳加調查,決議撤銷其碩士學位。然而鄭文燦卸任之後便被拔擢為行政院副院長。
〔1〕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658520、〔2〕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12020253.aspx、〔3〕https://tw.nextapple.com/politics/20221203/785956DD856AA0EC1D2BCD3643E7AECE〔4https://ctinews.com/news/items/57nGEGL1ak


※ 2022年以後爆發的一連串民進黨學倫案,可參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YcJCnVzi5zLjjgGyz1FN9uMFryW7mM19dmVzhU1bZRAwRQAiysQSp57vtTHPJg5Ml&id=748328070&mibextid=UyTHkb 
 

 

學界

—    2001:中興大學校長彭作奎(美國伊利諾大學農經博士)因1990年國科會獲獎論文被判定抄襲,教育部將其解聘,追回獎金,並且停權(禁止申請研究計畫補助)三年。
http://old.ltn.com.tw/2001/new/jan/20/today-c3.htm


—    2002:文化大學校長林彩梅(日本近畿大學商學博士)被檢舉在企研所擔任女兒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時,放任抄襲自己的相關著作,導致超過一半以上的篇幅相同。文大雖然護短,不久便讓已遭校方解聘的林彩梅擔任商學院院長,其女1989年的學位仍被教育部撤銷。

〔1〕
http://old.ltn.com.tw/2002/new/aug/10/today-c7.htm、〔2〕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030806/4EWYKH7DBAB7TYUHZKHH4EN5DU/、〔3〕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03004124-260402?chdtv


—    2006:中興大
生化所張姓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博士)究團隊的學生「美化」了一份圖檔,然而論文發表後遭到檢舉,最終撤回該論文
* 當時的國科會主委陳建仁表示,不論圖檔由誰製作,發表者都不能卸責;另請參考上方陳建仁、楊泮池2006年的相關資料。
〔1〕https://www.nchu.edu.tw/news-detail/id/6966、〔2〕https://rec.chass.ncku.edu.tw/tidings/5319


—    2009:逢甲大學自控系陳姓
教授(成功大學航太博士)經檢舉發現在2005、2008年升等副教授與教授時,履歷表中填寫的多篇論文涉嫌偽造
,而後被撤銷資格,十年內不得升等
存在文章抽印本的31篇論文中多數無法查得或出處不符,至於詐欺取財罪名則不成立。2016年,再度出現偽造海外學歷相關證明的風波,處以緩刑。
〔1〕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0418000702-260107?chdtv、〔2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849172、〔3〕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CHM,101,%E4%B8%8A%E6%98%93,768,20121114,1、〔4〕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CDM,108,%E8%A8%B4,23,20190628,1


—    2012:台灣大學政治系江姓副教授的升等論文乃是將國際期刊上的作者改成自己的名字,遭到檢舉後自行離職;不過校方除了追回溢領薪資之外,並未追究相關的審核責任,有掩蓋事實之嫌。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902


—    2013:
明道大學中文系羅姓系主任暨國學研究所長(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開始多次被檢舉升等副教授的論文中抄襲兩岸作者的論述內容,而校方皆回應查無實證。2015年,另有學界人士鑑定為嚴重抄襲,次年由監察院發文糾正,教育部介入調查,才撤銷其副教授資格,處罰七年內不得送審升等。
〔1〕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51122/K5K2ZLVNR4GFMXAOSIZ3YZJP3Y/、〔2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60814/BIFHWSKIMDWMSESBRX2GTNUYSA/


—    2014:屏東教育大學
陳姓副教授(中山大學海工所博士、高雄第一科大管研所博士)於某國際期刊利用上百的人頭帳號創造出特定的同儕審查圈和引用圈,讓論文輕易過關,事件爆發之初便自請離職。其中似無共犯結構,但超過30位的共同作者受到牽連;其弟陳姓教授也有21篇論文下架,包括蔣偉寧共同掛名的5篇論文。
http://scitechreports.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15.html


—    2015:上述冒名審查事件爆發後,其弟高雄海科大海資所
陳姓教授(中央大學土木所博士、高雄第一科大管研所博士)遭到檢舉,科技部最後判定論文有自我抄襲之實,而身為師長的蔣偉寧未善盡督導之責,分別遭到停權8年和1年的處分。2016年,此人又有3篇論文因為被有利益衝突的審查者推薦,遭到撤銷。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226496


—    2016:南榮科大校長黃聰亮(已改名黃天一!台灣大學電機博士、菲律賓國立雷省科技大學教育管理博士)遭爆自2014年起,夥同妻子於校內外兜售假的國外學位,並且操弄教師資格審查機制,於是教育部針對教師升等
和學生入學資格展開重審,最後學校於2019年全面停招。獲利高達3500多萬元的黃聰亮依貪瀆等罪重判13年(另有2年得易科罰金),並遭到原單位台北教育大學解聘。
* 2019年,《天下》雜誌報導,南榮科大資訊科技系余姓助理教授曾在2013、2014年間向掠奪性出版商投稿20篇論文,成功升等為副教授,也在弊案爆發後被撤銷資格。
(〔1〕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907002515-260402?chdtv、〔2〕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1604C971EF29792D、〔3〕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19265、〔4〕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711472、〔5〕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996281、〔6〕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4488


—    2016:台灣大學生化所郭姓教授(台灣大學生化博士)的研究團隊因過多實驗數據相似,遭質疑造假,校方確認後決議解聘,並懲處相關人等;台大校長楊泮池自2006年以來擔任共同作者的部分雖被認為沒有違反學術倫理,仍有督導不周之責,教育部同意其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
 
〔1〕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7B10D8731D855CD7、〔2〕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162424-%E6%A5%8A%E6%B3%AE%E6%B1%A0%E5%85%A8%E8%BA%AB%E8%80%8C%E9%80%80%20%20%E5%AD%B8%E7%95%8C%E5%A4%9A%E9%9B%A3%E8%AA%8D%E5%90%8C


—    2017:中研院生化所
陳姓特聘研究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藥物化學博士)被美國校方查出8篇論文(2006-2014)蓄意造假,甚至沒有實驗日誌;中研院於2018年獲知此事後,准許辭職,並進行調查,於2020年確認其任職以來有4篇論文(2015-2017)的數據及影像造假,決定追回獎金,停權10年。
* 此人於2014年受聘為中研院生化所長及特聘研究員,但直到2017年之前,仍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違法兼職!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jhWwMsNyYE、〔2〕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1077、〔3〕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9866


—    2019: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陳姓主治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藥學博士)被檢舉論文資料涉及造假,但科技部審議決定此案內容不公開,僅指出情節重大。
(〔1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190110/OF6C6AAZ32BACNUFWIZWZIP7KE/、〔2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111001440-260114?chdtv


 
 

社會

—    2018:一名專科畢業的黃姓女子先後持買來的清大學、碩士證書,11年間
在竹科多次求職成功,共騙得薪資上千萬。最後被前男友舉報,依行使偽造特種文書、詐欺得利等罪名起訴,最後共判刑2年,得易科罰金。
〔1〕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09629、〔2〕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00304/4DV53FG2YD5TPWAS6IA5UBY6C4/
、〔3〕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332572、〔4〕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


—    2020:一名就讀私立科大的郭姓男子向父母謊稱自己跳級台大並且出國深造、任職中研院,詐取家中金錢。父母決定提告,檢方依詐欺、偽造文書起訴。一審判刑10個月,二審則因舉證不足,就詐欺取財的部分改判無罪。

〔1〕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259506?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2〕https://udn.com/news/story/7321/6101390


—    2022:一名高職肄業的丁姓男子以北醫肄業的不實學歷登錄求職網站,成功應徵輔導老師,然而不到一個月便被解雇,而後意圖聲討資遣費。於是補習班提告詐欺,最後判處拘役50日,得易科罰金。(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926/2345960.htm


 
 

國際

—    2011:
英國LSE醜聞爆發,原因是利比亞強人格達費次子賽義夫(Saif Gaddafi)似以不正當的方式在2008年取得博士學位,而其指導老師所負責的「北非研究計畫」於次年接受其名下基金會150萬英鎊的捐款。而後英國政府成立了獨立調查小組,迫使其指導老師和LSE院長離校,但是並未將學位撤銷。
請參看徐永泰〈格達費之子的學位與蔡總統的論文/LSE與UoL的困窘〉,暫見
https://is-tsai-1984-dr.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30.html


—    2011:德國國防部長古滕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2007年的博士論文被檢舉涉及嚴重抄襲,網路上立刻出現開放式的鑑定平台,拜洛伊特大學也決定撤銷其學位,於是古滕貝格迅速黯然下台。
* 根據GuttenPlag Wiki的搜證,393頁的正文中有142處的資料來源未正確標示,包括報章、專著、以及官方文件。
(〔1〕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470454、〔2〕https://www.dw.com/search/?languageCode=zh&item=Karl-Theodor%20zu%20Guttenberg&searchNavigationId=9058&sort=DATE&resultsCounter=20、〔3〕https://de.wikipedia.org/wiki/Plagiatsaff%C3%A4re_Guttenberg、〔4〕https://guttenplag.wikia.org/de/wiki/Guttenberg-2006/Quellen


—    2
012
匈牙利總統施密特(Pal Schmitt)因1992年的博士論文涉及逐字逐句翻譯的抄襲行為,遭塞麥爾維斯大學撤銷學位,自認有辭職義務而黯然下台。
〔1〕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572388、〔2〕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622986


—    2012:德國教育部長沙萬(Annette Schavan)被指控1980年的博士論文涉及抄襲,於是主動申請調查;杜塞道夫大學確認大量未標明原文出處的狀況屬實,決定撤銷學位,而沙萬也在壓力下於2013年請辭獲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653911


—    2
013:斯里蘭卡總統普雷馬達薩之子薩吉特(Sajith Premadasa)在1989年於英國LSE畢業,但斯里蘭卡的媒體揭發其學位不實。LSE原本加以否認,隨後改口坦承當年授予的是所謂Aegrotat Degree(酌情頒發的特殊學位),並非一般的正式學位。

https://www.eatnews.com/article-1/20191009-2


—    2019:德國家庭部長吉費(Franziska Giffey)遭指控2010年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由柏林自由大學重新審查後,並未因缺陷而被撤銷學位;但是各界議論紛紛,校方又進行第三次審查,吉費則決定不再自稱博士,最後於2021年請辭部長職務。

反學術造假平台VroniPlag Wiki指出205頁論文中119處有問題,並質疑其中提供大量不正確的參考來源,故意誤導,而校方重新審查時卻未處理。媒體還指出當年的審稿教授參與決定二次審查的人選,可能造成不公。
〔1〕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40687、〔2〕https://de.wikipedia.org/wiki/Franziska_Giffey、〔3〕https://vroniplag.wikia.org/de/wiki/Dcl/Fragmente/Gesichtet_g


—    2021:盧森堡總理貝特爾(Xavier Bettel)被踢爆1999年的碩士論文除了兩頁的導言、結語之外,充滿大量的「複製貼上」——雖有列出參考書目,但是缺乏詳細註釋——於是自請撤銷學位。(〔1〕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028002655-260408?chdtv、〔2〕https://today.rtl.lu/news/luxembourg/a/1856180.html


—    2021:號稱取得英國學士、美國碩士的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於菲律賓總統競選期間被質疑是關說校方、學歷造假。牛津大學則附上相關法規,表示他1978年的特別文憑並非正式學位,並強調揭露這類政治人物的資訊符合公眾利益;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教授也表示,他的MBA課程因退學而沒有畢業。(〔1〕
https://www.storm.mg/article/4337654、〔2〕https://www.whatdotheyknow.com/request/ferdinand_marcos_jr_special_dipl_2、〔3〕https://www.whatdotheyknow.com/request/breach_of_students_information_y#incoming-1907107

 

(其他資料尚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