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20

目錄

 

★  520專文:論文門,要真相  ★

 

資料持續增補修訂中,請多方查證) 

 

※ 最新論文門破案證據(出土時間):
1. 1987年學歷認證時,倫敦大學教務處的回函表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在經過研究學程和提交論文題目後授予的,然而無論文就取得博士學位有違規定!(2020)
2.
早先一再拒絕提供當年送審資料的教育部,已釋出1984年由蔡英文親自填寫、並經過政大核實正本資料的「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其中的博士論文題目和取得學位時間皆與2019年公布的不同!(2021)
3. 先前號稱收藏了蔡英文278 頁學生檔案、並透露口試日期和考官姓名的LSE,已否認持有博士論文口試委員名單與審查報告!
(2021)
4. 曾聲稱持有論文審查報告和版權提交表的倫敦大學,已確認當年蔡英文的論文並沒有被發表,還強調不會授予1.5個學位!(2022)
5. 英國行政法庭已判定LSE曾向台灣官員提供沒有確實查證的兩位校內口試委員名單作為論文門訴訟證據,至於另一位校外口試委員的名字只是出現在蔡英文的信中(2022)
6. 麥可•理查森(Michael Richardson)與獨立調查團體UK Watchdog合作,公布LSE與相關人士在2019年試圖對「有學位、無論文」的蔡英文加以包庇時的詳細內部電郵,並且提供一位LSE同期畢業生的學籍資料、以及倫大當年替其他學院指定考官時的相關文件作為對照,找出種種疑點而在調查1980年代英國數所知名大學的情況後已確認並無蔡英文那種未註冊而能考試畢業的特例!(2023 / 24

 

 

論文門,要真相

 

目錄
求而不得? / 偽造文書? / 各方護航?

於蔡英文總統下台前夕,本人重新梳理四年多來針對論文門而收集彙整的各方資訊、以及翻譯出來的相關事證,深覺種種跡象皆顯示,我們面對的可能是歷年來教育機構提供特權或漏洞、讓心存僥倖者鑽營成功的驚人案例。以下將就至今出土的直接、間接證據進行案情推敲,但因資料或真假、也非盡數釋出,判斷上頗有難度,所以文中不乏推測之語,請讀者廣泛求證。(分段編號的附註網址後方會提示影片的時間點或資料頁數、條項等資訊,以利查找;若為本部落格整理的資料,上方會顯示原始出處。如果出現更為可信的證據,將會隨時增刪內容,讀者可留意最下方的說明。


求而不得?

早在2019年論文門爭議爆發之前,蔡英文的國外求學過程已出現數名人證,第一位就是早在2016年就在台灣記者面前秀出1978、1979兩本同學錄的美國恩師John Barceló<1>,但當時似乎沒有人注意到LLM學程通常僅需一學年。根據康乃爾的成績單<2>,蔡英文除了必須上英文課,第一學年修了商事法、國際貿易法、票據法、著作權及專利法、英美普通法的發展、不公平貿易行為,期間發生了與美斷交的大事,而後她又在下一個學年繼續修反托拉斯法和海事法的學分;這些課程後來都成為所謂「專家」的養分。我們不清楚她第二年的課餘時間是在努力研讀課堂筆記和相關書籍來準備攻讀博士學位,還是打算參加美國的律師考試,總之,Barceló口中「非常渴望成功、而且有決心要成功」的蔡英文於1980年轉到英國LSE就讀,直到1987年才以康乃爾碩士的身分登錄為紐約州律師<3>。後來她雖然在論文感謝頁中向這位早期恩師致意,卻顯然沒有相贈論文。至於2019年的「賜死」之舉,也許是她潛意識中不希望有人再去煩擾這位老師。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58ROfABcOs〔32:50〕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cNjcHjJOg〔55:57〕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Bo6uFQpQM〔18:35



第二位證人是在英國LSE結識的朋友賴幸媛。她只比蔡英文晚一年入學,卻在2008年向媒體表示蔡英文比她「早到英國三年」<1>,快畢業了,正在寫博士論文<2>;這或許是賴幸媛記憶混淆,但也可能是蔡英文不想提起往事。不過,入學後便著手撰寫畢業論文一事或許不假,因為獨立調查團體UK Watchdog在2023年公布的LSE同期生VV檔案<3>顯示,即使尚未升博士班、最終題目也還沒確定,就需要說明當下的論文撰寫比例和估計未來的提交日期。VV用了三年完成/士一貫學程、取得博士學位,這符合倫敦大學希望學生在至少兩年的學程結束後、於一年之內報名論文口試的修業規定<4>。此種制度特色無法用其他歐美大學或現今台灣制度下的個人經驗來評判<5>
<1>
https://news.ifeng.com/taiwan/1/200805/0509_351_530961_1.shtml
<2> https://news.ifeng.com/taiwan/1/200810/1028_351_849948.shtml
<3> https://richardsonreport.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V-V-file.pdf〔21、19、31、27、13〕
<4>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1.html〔8
<5>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727/4063233



當時蔡英文與賴幸媛私交甚篤,甚至同住過一段時間。原本賴幸媛說是1982年對方特地過來照顧受傷的自己<1>,後來在2019年又向媒體指出,蔡英文交出博士論文後曾搬來她的倫敦宿舍同住,口試通過後還一起去餐廳慶祝,甚至相贈一台用過的高檔電動打字機<2>。不過,賴幸媛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是1983年9月搬離倫敦,而蔡英文據稱是在6月底返國,然後待到10月中旬;對於其中的矛盾,兩人都沒有提出任何說明。
<1>
https://news.ifeng.com/taiwan/1/200810/1028_351_849948.shtml
<2>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7433



至於同父同母的姐姐蔡英玲,則是在2019年挺身而出,說妹妹當年嘗試每天寫3到5頁,兩人還於考試後留在英國開心玩了兩個星期<1>。蔡英文也曾在2011年的自傳圖說中表示:「博士論文口試,姐姐特地飛來英國陪我。」等到被人指出照片的時間、地點全然不符之後,竟不是另尋正確的照片放入電子書,而是直接改了圖說<2>。根據移民署製表,兩姐妹都是在1983年10月15日出境、30號返台<3>,但是蔡英文在頒發證書之前沒有再回英國,代表她很可能是在這兩週內交出論文;如果師長認為只需花點時間微調,她可能就只是趕緊打字補上感謝頁和論文摘要<4>,再零星進行手寫修改,不想花時間找出其他幾百個錯誤。先不論兩人是否以遊玩為主要目的,以及10月20日是如何在千里之外針對當天時事投稿國內報社<5>,至少此時才補上論文摘要就不合規矩,因為根據當年的修業規定,早在提交考試報名表時就應該提供摘要<6>。而且,口試委員一定會留意到四百多頁論文的目錄上僅標示出10個頁碼、兩頁摘要中的專有名詞也多有誤寫,甚至還會發現自己的名字在引註時被寫錯<7>難道他們對外國學生的論文品質真的那麼寬容嗎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11S91JHsI〔19:19〕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qWwwKi1DA〔3:14〕
<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1:00:02〕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IQTNxWU3w〔1:04:56〕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8SdYqAfc6E〔5:09〕
<6>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1.html〔11、9〕
<7>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html



另外,我們再聽聽蔡英文自己的離譜說詞。在2011年首度想要競選總統時,她在一群年輕學子面前夸夸其談:「那個律師就說妳的經濟部分寫得不錯,那個經濟學家說我法律的部分寫得不錯。這個大概是有史以來倫敦政經學院最令人驚奇的博士論文考試,最後他們決定給我1.5個學位!」<1>結果聽眾一片譁然。就算她口中的考官確實存在,學術界中真正的讚美也應是從學有專精者的口中道出,而不是靠著「隔行如隔山」的外行來誇獎;至於1.5個學位之說,恐怕是蔡英文不明自己的研究領域有所侷限、反而擴大解釋的無知之舉。而且倫敦大學已在2022年初明確表示不會頒授1.5個學位<2>。因此,蔡英文提到想把論文燒掉、以及父親後來終於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找到她時<3>,心中未嘗沒有一絲酸楚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DEisWkTUk〔0:37〕
<2>
https://www.whatdotheyknow.com/request/excuse_me_ask_a_questionis_it_po_2#incoming-1951646〔14 January 2022〕
<3>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522519&page=2
〔11


多年之後,蔡英文衷心吐露父親間接給她的助力甚大:「每一次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有人會適時的出現來幫助我;然後再去了解一下背景,原來後面好像跟爸爸都多多少少有點關係。」<1>1960年代,蔡潔生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美軍營區旁蓋起了林口、樂馬兩家大飯店,其土地原持有者是黨國要員伍守恭和任覺五<2>;而且這裡是總統車隊每日必經之地,具有高度的國安敏感性。由此可見其父人脈之廣,也透露出蔡家與國民黨高層的關係非比尋常<3>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vOSEp2qXU〔31:01〕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k6H3FvxLXs〔28:13、43:07〕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G7fHWG_2k〔22:03


決定返台任教的蔡英文也許一開始是靠關係而臨時被塞入私立東吳大學;例如通常是8月起聘,她的時間點卻是1983年9月1日<1>,不久之後還請假出國,而且也不知是用何等身份與學養開始指導碩士生撰寫論文<2>,這些現象都不一般。對這段基於碩士資格成為兼任講師的早期經歷,蔡英文或是隻字不提、或是利用次年開始的兼任副教授一職來概括<3>。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尚未取得學位證書就已升等,但由於只是兼任,並未進行正式的學歷驗證<4>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wWE3HGIzU〔42:36〕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eBdNVNGbQ〔15:42、25:39〕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FE2xtD20w〔34:19〕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ttRLZdw_o
〔1:16 :32


那麼,公立大學的師資聘任就很嚴謹嗎?光是從1983年《政大法學評論》的兩篇文章來看,不論作者蔡英文是否已通過論文口試、正式取得學位,願意加以提攜的劉鐵錚教授就讓她冠上博士頭銜<1>,並繼續提供連載論文的機會<2>。在1984年6月,還未正式提聘,蔡英文便在台大《法學論叢》上自稱是「政大客座副教授」<3>;即使不符合條件,依然申請了三個月的教育部「擴大延攬旅外學人回國任教案」經費補助<4>,並且進行了首次的學歷認證(詳下)。占教育部員額的她,沒有經過大學教評會投票通過,就由校長直接發聘<5>;等到過了1985年10月的教育部學審會這一關<6>才在1986年8月轉為政大專任副教授。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W7FEAeGeE〔35:16〕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OGEl9tJsp8〔31:05〕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qZo4I6h_c〔49:17〕
<4>
https://www.eatnews.net/article-5/20210913-1/〔4〕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26:10〕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JESptrRbg
〔2: 11:02


如果忽略這些運作,僅以講師可在三年後憑藉著作升等的規定,她最後轉為專任這件事還算說得過去,因為中文期刊論文即將刊載完畢,也可能著手轉譯成英文,才有學生於次年發表的碩士論文中首次引用<1>。不過,論文門的問題不只是教育機構大開方便之門這麼簡單,因為這似乎不是一個年輕女孩在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爬起來的勵志故事,而是擁有權勢之人持續進行的學術詐欺。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aq9Ip3ME0〔32:27〕


偽造文書?

面對40年前的舊案,除了許多證詞難以讓人信服,若干書面證據的可信度也不足。尤其是檢察官黃偉只找出林環牆的入出境紀錄,蔡英文的相關資料則付之闕如<1>,直到法官接手之後才費盡周折討要出來<2>。一份影印品質奇差、填表時間不明的出境申請書於2022年現身,境管戳章的年份似為1983年,海外親友欄寫著賴幸媛的名字,預定出境的日期卻是「1978年10月15日」<3>!1983年於週六趕赴英國考場之說可能根源於此,但是27歲時的蔡英文會那麼離譜地寫錯年份嗎?而且第二天在週日口試是極其荒謬的;就算自行改口為10月17日應試<4>,也沒有獲得校方證實。另一張似乎是僑胞和留學生共用的再出境申請書<5>同樣出現時空錯亂的情形:境管戳章為1983年6月30日(移民署另行製表:從舊金山搭機回台<6>),填表時間則寫成1984年,並計畫在「1981年8月」返美<7>入出境都與英國無關,搞不好是在那兒準備律師考試此外,移民署於2021年8月和10月以不同表單形式提供的兩份入出境紀錄(時間皆為1982.11.11-1984.3.31)裡,有一份竟缺乏6月30日返國的資訊<8>。難保這些物證不是有人奉長官之命偽造文書,卻試圖留下不合常理的蛛絲馬跡那麼,這些良心未泯的公務員都將是論文門案中潛在的人證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HHDLjNWco〔41:36〕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KnH3YAIRY〔6:29〕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348o9wNHdg〔1:34〕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rINJa9aSc〔10:00〕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WT6Evp9is〔1:19〕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AVN22NYHg〔14:00〕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ahdDPcytU〔23:16〕
<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AVN22NYHg〔3:52


同樣也是蔡英文親筆填寫的還有政大存檔的一些表單。最早的一份是因為她在1982年11月基於「財務困難」而退出學程withdraw from course<1>之後不排除返台教書,便申請了美國那兩年的成績單,並在次年2月間透過電話央請先前的英國導師Michael Elliott寫信代為證明她即將完成學業<2>,而後自己也填了一張回國服務申請表;這些資料都被檢察官塞在不起訴書的卷宗裡<3>。不過,此信並無推薦函的性質,從LSE的學籍卡也看不出這對曾接觸過一年多的昔日師生在withdraw前後還有何瓜葛,而且聽說這位取得牛津雙學士的講師業已離職他就<4>。獨立調查團體UK Watchdog則根據當年規定的流程推斷,蔡英文傳達給老師的春季口試計畫必須有個前提,就是得在withdraw這個時間點之前提交考試報名表<5>,但是學籍卡上的報名日期(Date of entry)<6>欄位上僅有一筆資料:1983年6月。同樣讓人不解的是,為何具有博士候選人程度的她無法在申請表上準確中譯不久前才通過的最終論文題目,把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翻成「不公平競爭及國內市場之保護」?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YUHgA-nLQ〔1: 03:37〕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EIyVAkLb4〔50:27〕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GqPDd0tiI〔1:01 :09、1:01 :22〕
<4>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148995〔7〕
<5>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8/blog-post_1.html
〔March 1, 2024〕
<6>
https://www.whatdotheyknow.com/request/phd_oral_examination_on_the_date#incoming-1635958〔8 September 2020〕


更有甚者,蔡英文在拿到學位證書的半年之後連那六個英文字都記不得了,竟在1984年9月於政大教師資格審查表上將博士論文題目寫成第二部分的標題「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1>。就算蔡英文的律師想要推翻教育部在2019年的說法(送審著作:博士論文一冊+期刊論文兩冊),強調因為嫌
論文太厚,便依照內文有三個部分而拆成三冊送審<2>,但是每一冊的封面上也不該沒有博論的總標題。即使政大人員不明就裡地針對著作蓋下「核符」章,難道也是閉著眼睛就讓「4月」頒發的證書審核過關<3>?而且蔡英文1990年尋求升等時的資審表上也是寫著相同的學位授予時間<4>。這是蔡英文的第四份畢業證書嗎?值得懷疑的是,檢察官黃偉為何調不到師資聘用過程中的重要資料?是否真要等彭文正於2021年3月底被提起公訴,蔡英文放鬆了警戒,同意讓教育部向行政法庭釋出相關資料,才讓公務員有機會秉公處理,在6月釋出這份資審表<5>
<1>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29003176-260407?chdtv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uqczqg_Vg〔54:22〕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vjkdUJTpE〔1:00 :54〕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40:50〕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Eo4m9032U
〔37:18〕


不論教育部2021年釋出的那份模糊不清、但能看出蓋有
教育部大印的「3月」版影本<1>是否真的就是當年留下來的存檔,負責的公務員在收下「博士論文三冊」這幾個字上面異常蓋有機關印信的政大公文之後確實啟動了學歷驗證程序:在1984年底收到蔡英文的資料之後、以及1985下半年的學審會之前兩度發函,最後卻被英國外館告知,早就有一份1984年7月的「英代(73)新字第296號」公文已說明查證屬實<2>。2020年總統大選前三天,教育部終於釋出此公文<3>,其中不乏疑點,例如:學歷認證應由業務組、非新聞組負責<4>,並且倫大回函迅速,由一位名喚P C Kennedy的人代理簽字,筆跡屬於很容易仿冒的類型;特別是,倫大提供的畢業時間、論文題目都與教育部拿到的資審表不同。到了1987年,考選部讓教育部進一步調查蔡英文的「證件性質、入學資格、修業年限、主修課程及該校立案情形」,結果又是P C Kennedy來處理<5>,不過這次多透露了一些內情:「其博士學位是在經過研究學程和提交論文題目後授予的。」雖然無法知曉當年此事是如何平息下來,但是目前公訴檢察官劉承武和一群律師面對這份文件時,紛紛選擇忽略title這個英文字<6>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7UliBLd0k〔34:51〕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UrF3WOIC0〔41:40〕
<3>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C2B41B525B5851EF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2: 02:45〕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2tGMN6UMSA〔1:07 :38〕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PmyAdqW_Q
〔1: 01:49〕


在查證學歷時,教育部向倫大提供了蔡英文的學位證書影本,而P C Kennedy於1987年的回函中表示,已將函詢的信件轉交給LSE。正因如此,蔡英文在2019年向LSE申請而得、2020年又回頭要求認證的
便是夾在早年往來函件中、由她自己提供出去的1984年版證書<1>;校方的法務經理也在台灣官員的示意下,找到知情的檔案室人員,最終確認影本的存在<2>。不過,既然系出同源,總統府展示的校方存檔<3>卻與教育部的品質相差甚遠,文字更為清晰,教育部的大印則不復見。至於2010、2015的補發證書,雖然也請求認證,倫大卻以蔡英文並未授權而拒絕發表意見<4>。姑且不論2010年版的正本是否業已丟失,以及外館驗明影本與正本相符的程序是否符合作業規定、對於假學歷又有哪些防偽上的實質意義<5>,甚至2015年的第二次補發證書是否真如陳水扁轉述、是拜託LSE前院長Anthony Giddens幫忙處理的<6>,目前光憑司法卷宗的掃描檔就能發現有人動過手腳,因為2015年的正本背面原為空白,「937384」的序號是後來才出現的<7>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BnFfgKh4A〔57:28〕
<2>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5.html〔C、D、F、G、H、I、R〕
<3>
https://zh-tw.facebook.com/presidentialoffice.tw/photos/pcb.2429761177247604/2429760897247632/?type=3&theater
<4>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5.html〔J、M、L、Q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h8QjArZiY〔47: 09〕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dFVWjkuoyg〔25:09〕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8Dh0d-dZes
〔27:05〕


針對無法證明取得學位的其他種種文件,獨立調查團體UK Watchdog利用當年的LSE行事曆上相關會議的日期、以及校規和VV檔案中各項流程所需的時間,在詳細對照後作出了以下推論:1982年碩轉博的通知書與資格審議的開會日期搭不上,1982 / 83跨年前後的題目審核時間不但過長、通知日期亦不合常理,而6月提交考試報名表、10月口試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1>。此外,根據當年的移民法,校方不該替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無需註冊的證明,其他大學也找不出沒有註冊而能考試畢業的特例<2>。最明顯的是,相較於LSE同期生VV學籍卡最下方的備註欄位標示了碩/博士一貫學程結束後變更為完成研究的狀態(Transferred to CRS)<3>,蔡英文的欄位上卻只見退出學程的字樣(WD from course)。
<1>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8/blog-post_1.html〔February 2, 2024、February 9, 2024〕
<2> 同上〔March 12, 2024、January 24, 2024〕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YbBfo4qMk〔2:57〕



各方護航

其實論文門早就破案了!從2019年9月4日總統府臉書上秀出寫著WD(withdraw)的學籍卡開始,只剩各種無知或無恥的說詞,才讓歹戲拖棚。例如發言人也許是在蔡英文的授意下,於9月23日的記者會中把Date of entry說成是提交論文的時間、withdraw from course硬拗為退選<1>。另外在教育部所屬的部門中,高教司在7月19日首度公開論文資訊時,除了不出示資審表的著作清單外,也不敢提供中文期刊的內頁照片<2>,因為資審表中顯示蔡英文的修業時間是到1983年10月為止,但她在6月的期刊中就使用了博士頭銜;國圖也未依照個人捐贈的紙本論文應編入一般圖書的常規,而是在9月26日收件之後決定把總統提供的電子檔直接納入「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3>,甚至容許附上兩份無人簽名的佐證資料,卻不要求有著校長簽名的學位證書<4>,並且完全忽視林環牆報告中強調大英圖書館的書目是2015年在缺乏實體論文下添加的<5>
<1>
https://www.facebook.com/presidentialoffice.tw/videos/603332983534461/〔31:44〕
<2>
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90774906111B0527&s=47BB42C08A141DA3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ttRLZdw_o〔2: 14:02〕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JESptrRbg〔1:55:05〕
<5>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148995
〔26、27〕


LSE的若干高層人士也或是自覺理所當然、或是自知違背良心地
協助著蔡英文,就如曾經爆發的格達費醜聞<1>,可能混雜了國際政治、利益交換等多重因素。在林環牆調查之初,校方除了確定找不到論文,手上只有LSE行事曆中的畢業生名單;不過,107位裡面,除了一人的學位被註銷之外,只有蔡英文缺乏論文收藏記錄<2>。根據獨立調查團體UK Watchdog在2023年揭露的內部電郵<3>,似乎只有少數人看過高達278頁的學生檔案,經手的檔案室人員和圖書館諮詢經理吐露了真心話:指導教授的文件和學位證書是有問題的;另有人質疑為何會想到能把口試用的論文版本正式收藏,而且還是2011年才提交的,並承認畢業生名單不算確鑿證據<4>。後來又有網友找出1985年出版的法律論文索引,然而前言中已說明不見得都有學位授予的資訊<5>,書目也非基於IALS的館藏<6>。可嘆的是,LSE就算知道無法憑藉多年之後才遞交的論文來證明什麼<7>,依然在2019年10月利用乍看之下難辨真偽的這些資料來發布官網聲明<8>
<1>
https://is-tsai-1984-dr.blogspot.com/2021/10/lseuol.html
<2>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148995〔24、25〕
<3>
https://richardsonreport.com/〔LSE〕
<4>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4.html〔V、I、X、L、K〕
<5>
https://disp.cc/b/HatePolitics/bIXs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1:35:53〕
<7>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4.html〔Z〕
<8>
https://www.lse.ac.uk/News/Latest-news-from-LSE/2019/j-October-2019/LSE-statement-on-PhD-of-Dr-Tsai-Ing-wen



對於不知所蹤的論文,蔡英文的母校早在2011、2015年就嘗試歸咎於口試委員和指導教授,並逐漸把缺乏實證的託詞當成定論,甚至決定若無當事人許可,相關資訊都不能公開<1>。但是美國獨立撰稿人Michael Richardson卻在2019年10月從LSE那兒問到了奇怪的指導教授姓名和考試日期;當他繼續詢問口試委員的身分,卻受到倫大與英國資訊委員會(ICO)的重重阻擋,最後終於在2022年6月找到一處破口:英國行政法院判定,LSE違反《資訊自由法》,因為其法務經理在2020年曾向台灣提供沒有確實查證的口試委員名單<2>。而Michael Elliott、Leonard Leigh這兩人的名字首次並列,似乎是在蔡英文1990年所填的政大資審表的論文「指導教授」欄位<3>。根據後來尋獲的考官任命規則亦可發現,只有這兩位校內教師是不可能口試的<4>。雖然蔡英文在研究領域毫無交集的兩人之外又添加一位校外專家Richard Dale<5>,但是所有人都缺乏校方的考官任命文件<6>,而且三位口委之說也與倫大聲明內容不符。不過,倫大雖然在2022年2月的聲明中堅稱蔡英文取得了博士學位,1月時卻已透過WhatDoTheyKnow網站公開指出當年並未發表蔡英文的論文<7>
<1>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2.html〔2011 D、2015 F、G、K、L、M、W、X〕
<2>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10/4.html〔B1〕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kS4cyI5II〔40:50〕
<4>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1.html〔1.2.1〕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VMVz75sZg〔1: 03:56〕
<6>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3/09/5.html〔T5、U〕
<7>
https://is-tsai-lse-dr.blogspot.com/2020/05/4lse.html
〔2022.01.13、2022.02.05〕


然而這些實實在在的破案線索卻進不了那些無心對最高當權者展開實質調查的法官眼耳之中。就算不乏有心人,最後也因人事異動而不了了之<1>,或是法庭中的場面做足之後,就不讓質疑方的律師針對關鍵證據詳細勘驗、並出示反證<2>,甚至還違法通緝異議份子、沒收其護照<3>。期待蔡英文下台之後,人民和媒體能夠重新檢視學術歪風和司法敗類,然後大家一起見證論文門真相的最終章。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6wDp4xqGk
<2> https://www.storm.mg/article/4675698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5pxwyK-LY



※ 若您認同以上論點,歡迎廣傳分享!如需轉載,煩請註明出處。

 

* 教育部1984版證書影本上的大印乃是部徽,並非倫大的認證章,目前尚不清楚是何時蓋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