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實錄


目錄
編輯緣起 / 資料爭議 / 存廢討論 / 傀儡指控 / 永久封禁 / 餘波盪漾 / 外傳1:臉書奇遇 / 外傳2:刪帖警告




編輯緣起


2019年8月29日,我意外聽到賀德芬記者會的網路直播,發現蔡英文總統的論文失蹤可能不是偷書賊所為,而是另有蹊蹺。然後又隨著Youtube頻道的自動播放,我初次接觸到《政經關不了》和《童溫層》這兩個節目;我知道彭文正老師曾在電視台的政論節目中對於某知名的財團法人嚴厲批評,而童文薰律師身旁有追求環保、人權的資深媒體人楊憲宏先生參與,我想應該值得一聽。
當我9月23日聽聞總統府記者會公布蔡英文的論文口試於1983年10月舉行、又於Youtube的網路節目中看到她早在當年6月就自稱「國際經濟法博士」,心中就正式對總統的「誠信」打上了問號。


雖然總統府9月釋出的那些資料徒然成為質疑者的箭靶,我卻不想只聽一面之詞,畢竟論文門事件猶如日本小說《羅生門》描繪的情境,雙方說法極端矛盾,卻又似乎各自成理,需要收集更多的兩造說法與相關證據,才能進行理性判斷。然而,竟無任何一位學者、立委、或是總統府官員想要在11月28日的立法院公聽會幫總統講話。尤其是彭文正在公聽會中一再表示提交國圖的兩份學位證明文件並無經辦者親筆簽名,不但國圖館方置若罔聞,也無任何一家媒體加以報導(後來發現《風傳媒》曾有提及),於是我對國家公務員和所謂的「第四權」也喪失了信心。


就在同日,我發現了「維基百科」這個平台上竟有「蔡英文學位門事件」(後來改成「蔡英文學位門」)的條目,心想這個進行集體寫作、兼具自由與節制的園地定能讓兩造的證據與說法接受千錘百鍊。於是我開始接手維基百科的編輯,而第一筆便是將「蔡英文的升等資料竟被以"絕對機密"的方式封存到2019年12月底」修正為「2049年」
,而後補上「論文門」這個關鍵字。我後來又在2019年12月中旬接受網友的大綱建議,重新進行資料統整,讓事件的發展時序與線索條列兼具,並盡可能讓兩造說法並陳,甚至仔細過濾掉蔡英文支持者和質疑者若干不太站得住腳的論據,避免讓讀者聽一句合理或不合理的說法就輕率進行判定。此外,除了在編輯過程中陸續收集了近百張重要截圖與數百頁網路資料,還對20多頁的敘述文字附上超過150個參考資料來源和50個相關註釋,希望大家能利用兩造提供的所有線索進行理性判斷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diff=prev&oldid=57050868


我不敢妄斷他人私德,但是國家元首的誠信問題乃是可受公評之事,相信當今政府應該不會像戒嚴時期「蓬萊島雜誌案」那樣隨意打壓學術批判的言論自由空間。如果總統真的撒下彌天大謊,並動用國家機器加以掩飾,那麼她需不需要仿效德國國防、教育部長因抄襲而下台,自有個人羞恥心與民意來抉擇。




資料爭議


2019年12月26日,就在我大致寫完自身所知的兩造說法、打算停筆讓他人接手修編之時,初次有網友K提出異議:「請閣下不要於條目中使用Youtube當作參考來源,且閣下過度使用《政經關不了》、《童溫層》節目當作來源,這樣是不妥當的、有失比重,請改用其他新聞媒體文章,維基並不是節目內容收集處,感謝。」
我承認「網路資料搜尋不易」、「難免有疏漏」,而且「若有更容易的資訊取得管道,我一定不會浪費這些時間(重聽這兩個節目的數集內容)」,並強調「在我的眼中,他們是公開的政論節目,屬於廣義的新聞界。如果您發現其他更詳盡的新聞來源,非常希望您能提供,為這個羅生門增加更多釐清真相的線索。」這位偏愛《中央社》的網友則告知:「您可以隨便至某個台灣主流新聞網站,透過站內搜尋功能,輸入關鍵字,即可找到可用素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 (來源)


然而在我遍尋《中央社》新聞,發現並未對童文薰律師的質疑多所回應後,對方如此告訴我:「若您找不到新聞報導替代影片內容講述的地方,應當將其刪除。」,並祝我:「找來源加油。」於是我再用相同的關鍵字搜尋《自由時報》,結果依然多半是查無新聞,要不然就是重點完全對不上,便向對方說明,並解釋為何採訪張谷銘的那篇〈中研院學者:不懂的人才拿蔡英文論文做政治攻防〉並未被我採用。此時網友K終於提出「Youtube並不是可靠來源」這項論點,並認為「您已透過中央社、自由時查詢,都無法找到大部分節目提到的內容,由此大概可看出,這兩檔節目播報的內容並不被新聞媒體所信」,並表示在文中加上[來源可靠? 討論]的意思是其他讀者看到時,「可以幫忙找替代來源」,並由我「自行做出精簡的動作」。


由於我在編輯之前只看過維基百科提供給新手的一份簡單說明「维基百科:避免常见错误」,之後全憑自己的史學研究背景進行資料編寫,非常訝異在這個網路時代會有這樣的嚴苛規定,所以趕緊找來學法律的朋友過濾維基百科的相關資料,結果並未發現硬性規定。而我也仔細閱讀「維基百科:規則只是原則」專頁上的所有陳述,以及「維基百科:可靠來源」關於有偏見和觀點的來源、採用在線或者作者自行發表的來源中的「特例」(如:一位顯著的專業新聞工作人員所自行發表的資料),發現維基百科雖然偏好主流意見,但從未完全排斥所謂「非主流」、「非中立」的網路影音和部落格等資訊管道,只是要求嚴格查證。


而且這些被懷疑「可能不可靠」的資料中,不僅有學者、律師、資深媒體人拿出種種證據來質疑當事人,還有公聽會、記者會的錄影資料,以及蔡英文與特定媒體合作錄製的演講畫面,甚至是在媒體前受訪澄清的內容。若刪除這些,等於是完全忽視網路視頻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屬於不可靠來源,但是「少數情況下,可以查證視頻的真實性時可以作為第一手來源;能夠追溯到更為可靠的來源時,可以作為第二手來源」,而且「已發表且可靠的第一手來源可能可以使用於維基百科」、「可靠來源並不要求是中立的,客觀的或者沒有偏見的」。


我昔日接受的史學教育非常重視第一手資料,因為他人的引述恐有斷章取義之嫌,所以反而會偏向優先選擇影音資料。但是就算這兩個Youtube節目提供了許多證據截圖,我還是多少做過一番查證的功夫。網友K則強調:「節目播出內容的是真是假,還是抹黑或是造謠,我們並無法判斷,理應由同行的媒體判斷、審查,主流媒體認為節目內容夠靠普、確實,就會去報導相關內容,而這個判斷、審查的動作不是我們維基編者要做的事。」然而就如前述,媒體對公聽會的報導完全避重就輕,所以我表示;「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在這次的討論中選擇缺席,我覺得內情不單純;也許並非這些質疑上不了檯面,而是可能被故意封殺。」當時雖然只是揣測,卻沒想到我自己後來竟遭維基百科永久封禁!


我當下除了聽從網友K的建議,在維基百科的「互助客棧」發起「論文門的媒體報導與維基百科參考資料來源的探討」討論頁,也在議題可能無人注意的狀況下找來兩位在維基百科接觸到的網友,想聽聽更多人的意見;其中一人的意見與我不同,可證明我沒有操控之能事。雖然最後仍未建立起共識,之後若有新的Youtube資料要提供給讀者,我也一定主動附上警語,以示對網友的尊重。



其他網友也曾批評我的資訊來源有失偏頗
,然而這是無心之過。我雖大致知曉《自由》、《中時》的立場,其他則無概念;當我利用關鍵字搜尋時,若各家媒體都有報導,就會找三篇以上的文章來參考,然後將報導內容較豐富的作為主要參考來源(關於媒體的選擇性報導,請見本部落格的「媒體探討」),並非因為我有特定的立場。此外,我當時對於《政經關不了》、《童溫層》的內容還有所存疑,因此略有疑義的部分絕不會寫出來;後來的事實則證明,他們的追查方向是正確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 POV)



存廢討論


其實在2019年底之前,也有幾位網友提醒我注意其他問題。例如我為了反對寫出彭文正嘲諷施芳瓏之語,便把其他編輯所寫的相關文字加以簡化,僅在注解留下「根據施芳瓏的臉書可知,她和LSE公關室在論文門事件上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但是一位資深編輯告訴我,就算我不是僅僅參考個人臉書資料,沒有涉及「原創研究」,但是「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這樣模糊的表述反而會讓人覺得意有所指,所以我趕緊找其他資料替換。我還特地詢問過對方,不知這個提醒是否只針對此句?得到的回應是:「目前而言,只針對此句。」


另一位網友也曾將兩份時間軸簡表和一份臉書資料刪除,並詢問為何要放上「昔日政治局勢」和「蔡英文仕途簡介」,但在我進行溝通和微調之後,對方並未為難我,這些資料仍得以重新刊登。甚至面對網友W的類似質疑時,我也主動針對自己處理得不夠好,「讓您和另一位網友覺得不妥」而感到抱歉,更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法,只可惜仍有技術障礙
另外,網友W還侵犯了我的「通訊自由」,詳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建議移除時間軸)


2020年1月7日,又有一位網友Y逕自刪除了三小節內容(「背景介紹」:昔日政治局勢、蔡英文仕途簡介、LSE相關訊息),我也在相同的討論頁面下方及對方的個人頁面留言,解釋為何這些資料既非無關、也很重要,但對方並無任何回應
。沒想到在從未觸犯「回退不過三」的原則下,後來竟會被網友K譏為「事後默默增添回去被刪除的內容」,管理員M7也指責我「長期與其他編者背道而馳」
請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 的「早期背景介紹」討論,以及後來在本部落格中大量增補資料的「蔡家與早期政治局勢」


2020年1月16日,另一位網友J誣指我加入大量侵權內容與原創研究
,在我強調自己「基本上都有舉出來源,並把兩造說法求證後才落筆;而且除了直接引句,不會全文照抄,自認並無侵權和原創研究」、「兩造說法不能一語帶過,否則我自己也很容易被告,又或是像若干媒體片面報導而被懷疑是傳聲筒」後,對方轉而威脅:「維基不是闡述個人觀點的地方,請簡化該內容及簡述來龍去脈即可,我已給予閣下警告,若還是執迷不悟持續加入違反社群守則的內容,我將動手清刪,或提出廢止這"蔡英文學位門事件"頁面。」即使我提出建議「如果您有時間,很希望與您建立起共識,看看如何才最適合閱讀,且能保留雙方的重要證據與說法。但是請勿直接刪文,畢竟這些為可受公評之事」,但對方立刻於次日用「不可靠來源,加入原創研究,瑣碎內容,違反生者傳記,充斥個人評論,掛羊頭賣狗肉的內容」等理由,建議刪除論文門的條目(後來改成「刪後重建」),而我只能一一反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ChyuDY(蔡英文學位門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0%81%E9%9D%A2%E5%AD%98%E5%BB%A2%E8%A8%8E%E8%AB%96/%E8%A8%98%E9%8C%84/2020/01/17#%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請按蔡英文學位門右側「顯示」箭頭來閱覽部分已遭刪除的討論內容,或逐一查看相關之「版本历史」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9%A0%81%E9%9D%A2%E5%AD%98%E5%BB%A2%E8%A8%8E%E8%AB%96/%E8%A8%98%E9%8C%84/2020/01/17&diff=57732328&oldid=57731286,但請留意中間雜有其他詞條


先前提到的網友K,此時在存廢討論頁面上用「它真的很難溝通」來形容我,並說我「堅稱Youtube是可靠來源」。不過,有位接觸較多的資深編輯主動幫忙澄清:「ChyuDY是维基新手,虽在此条目有个人见解/立场,但于各讨论页存积极沟通态度而非拒绝沟通。」我也留言強調自己從未堅稱「Youtube是可靠來源」,也不可能說出「YouTube是最可靠來原」這樣武斷的話,但也不會下「Youtube頻道上的節目不可靠」、「主流媒體上的報導可靠」這樣的斷語。


至於我為何不揣淺陋,以新手之姿接手編寫敏感度極高的條目,是因為我學的是歷史,事事都要求客觀查證,而且我無黨無派,對蔡英文也無惡感,只希望能有詳實的兩造說法提供給大家。但是,如果一方拿出許多證據咄咄逼人,只因另一方自認清白,就能說前者是在造謠嗎?我個人所謂的「中立」,不是正反雙方的篇幅大小強求一致,而是編寫者要不存私心、客觀判斷。至於眾多維基人心目中的理想表述為何,我並不清楚,但是也在存廢討論頁面中針對有些人認為可資回退的舊版本提出了詳細的觀察。


由於擔心有文責不清的問題,我在個人底稿中將各自的文字區分標色,並曾逐字對照全文,仔細觀察別人的修改建議,於是才有討論頁中的「尚待確認的論文門資訊」
,其中一份留言是質疑對蔡英文不利的說法。待我發現有存廢討論之後,立刻準備收尾,於2020年1月18日停止正文編輯,想聽聽更多網友的意見再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


整體粗略算下來,雖然我經常提到《政經關不了》和《童溫層》這兩個節目的觀點,但直接引用的部份只占參考資料來源的五分之一(33:166)、註釋的四分之一(12:50)。而維基人在我編寫的這段期間至少改了2個錯字、9段有所潤稿、加上2份我沒收集到的簡短資料,也刪去了一些表述;其中要特別感謝網友們協助格式修整,甚至將參考資料的來源一一標明!其他的修改都是我在了解網友疑慮、或是找到更多資料後主動為之。我非常高興能有網友提供多樣化的訊息,即使那應是蔡英文支持者樂見的資料;我也不反對刪去「在眾多媒體和政治人物噤聲不語之際」,因為這多少有我的主觀感受;但是對於「事涉當年國民黨和現今民進黨政府有否包庇」一句僅被刪去「和現今民進黨政府」的做法不表認同,又重新補上。


雖然曾有網友好心提醒我編寫的篇幅過長,「之後事件也可能會有新發展,舊的瑣碎案情就變得完全不重要了」。但我自認只是提供一份「全面詳實」的草稿而已,僅擔心被人誤解,並不太擔心合理的修編。可惜的是,前後一個多月的編輯期間,實質進行資料編寫的幾乎只有我一人,網友們只增加了「LSE相關訊息」格達費之子在醜聞爆發之後仍保有學位一句、以及「LSE聲明」一節裡學生報的一小段,但已彌足珍貴。 


傀儡指控


網友J除了想要刪除條目,1月18日還在存廢討論頁面寫下:「123.194.15.169疑似就是ChyuDY,該用戶持續加入不可靠來源內容或流言蜚語。」我立刻提出澄清,聲明只有一個帳號,「不屑於讓自己多一個分身來爭取某種假象」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9%A0%81%E9%9D%A2%E5%AD%98%E5%BB%A2%E8%A8%8E%E8%AB%96/%E8%A8%98%E9%8C%84/2020/01/17&diff=57753751&oldid=57752276


但我並未在相關頁面上找到123.194.15.169這個帳號,而且至今都不知道對方寫了些什麼。後來,此人於2020年1月21日在存廢討論頁面留言如下:「這個事件屬於現在進行式,並沒有一個最終的結論。所以,收集各方資訊以供各界參考實為此頁面存在的最重要意義。任何有利控方與辯方的資訊都不應該被刪除,這才是言論自由。電視媒體很少報導這些資訊是因為政治力的介入。」隨後就被「机器人紧急停止按钮」Jimmy-bot刪除
。我當時並未注意到此事,而是在整整一個月之後才找到這段文字,發現確實立場相似,只是我不敢斷定媒體很少報導這些敏感資訊是因為「政治力的介入」,還是「缺乏自覺意識」?也不知維基百科既然自稱是「自由的百科全書」,如此緊急刪文、刪帳號算不算「打壓言論自由」,還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9%A0%81%E9%9D%A2%E5%AD%98%E5%BB%A2%E8%A8%8E%E8%AB%96/%E8%A8%98%E9%8C%84/2020/01/17&diff=next&oldid=57790489


然而網友J的指控不僅是口頭說說而已,還在1月19日直接提告我「濫用多重帳號掩蓋惡行及偽造民意」,然而名單中並無123.194.15.169,而是換成了180.217.87.87、180.217.90.127、180.217.165.39。我循線找去,才發現許久未曾留意的「論文門的媒體報導與維基百科參考資料來源的探討」頁面上,有人在和網友Y鬥嘴,堅持「YouTube是最可靠來原」
,但這並非我的立場,而且與我何干?便直接反控網友J:「無故誣告本人濫用多重帳號掩蓋惡行及偽造民意,完全無視本人寫作風格與之大相逕庭,而且忽略應假定善意和追求共識的呼籲。」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9D%A1%E7%9B%AE%E6%8E%A2%E8%AE%A8&diff=57798374&oldid=57798227#%E8%AB%96%E6%96%87%E9%96%80%E7%9A%84%E5%AA%92%E9%AB%94%E5%A0%B1%E5%B0%8E%E8%88%87%E7%B6%AD%E5%9F%BA%E7%99%BE%E7%A7%91%E5%8F%83%E8%80%83%E8%B3%87%E6%96%99%E4%BE%86%E6%BA%90%E7%9A%84%E6%8E%A2%E8%A8%8E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BD%93%E5%89%8D%E7%9A%84%E7%A0%B4%E5%9D%8F&diff=57755641&oldid=57755376


此時我尚未察覺網友J一開始就下了重手:他加上「一望而知」的封禁訴求,意圖直接永久封禁與我意見相似者的帳戶,並讓我封禁、或延長封禁期。不過,有一位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網友指出:「行文風格及語氣並不相同。另外,用戶查核不能透露賬戶與IP位址之關係。」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5%83%E7%B6%AD%E5%9F%BA%E7%94%A8%E6%88%B6%E6%9F%A5%E6%A0%B8%E8%AB%8B%E6%B1%82&oldid=58006585


不知險惡的我還曾如此寫道:「我向管理員提出的反告並不是想讓這位網友停權,只是如果蔡英文真的沒說謊卻被人硬栽贓,應該是跟我一樣氣憤吧!就算是匿名編輯,也有名譽問題。為何與您意見相左的人,就是我操縱的傀儡?難道和您意見相同的人,我也要視之為網軍嗎?真的希望大家彼此保持善意,以理、禮為上。」


另外,我在事先知會網友J的狀況下,將對方一開始發出的警告和我的回應內容移至公開討論頁,卻迅速被討論過「來源」問題的網友K刪除(直到封禁的前三天,我才注意到此人是所謂的「反破壞工作小組」成員,而這個志工團體是「中文維基百科反破壞的第一道防線」
)。但是我基於網友J從未表達過反對立場,便改在存廢討論頁面上刊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5%8F%8D%E7%A0%B4%E5%A3%9E%E5%B7%A5%E4%BD%9C%E5%B0%8F%E7%B5%84#%E6%88%90%E5%93%A1%E5%90%8D%E5%96%AE


然而,當時只注意到自己被人誤會,沒想到有更多網友即將被我牽連、甚至受到封禁。直到我也遭遇相同命運,才努力尋找蛛絲馬跡,進行資料分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ChyuDY(請見「申訴內容」下方的「違規發言」)


永久封禁 


就在我日日留意網友們提出的不同見解時,我注意到一個問題:若干參與存廢討論的網友標示突然從「非自動確認用戶」被改成「傀儡」。由於我曾被誣告,雖然不清楚維基百科內規,但仍提出個人的反對意見,請見存廢討論頁面下方被折疊隱藏、後遭刪除的「程序討論」
、以及「傀儡一詞是否涉及對新手留言的汙名化」討論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9%A0%81%E9%9D%A2%E5%AD%98%E5%BB%A2%E8%A8%8E%E8%AB%96/%E8%A8%98%E9%8C%84/2020/01/17&diff=prev&oldid=57927604#%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_talk:%E5%82%80%E5%84%A1#%E5%82%80%E5%84%A1%E4%B8%80%E8%A9%9E%E6%98%AF%E5%90%A6%E6%B6%89%E5%8F%8A%E5%B0%8D%E6%96%B0%E6%89%8B%E7%95%99%E8%A8%80%E7%9A%84%E6%B1%99%E5%90%8D%E5%8C%96


我在過程中意外發現一串「傀儡」名單竟與我有關,但維基百科是在2月1日以其他罪名將我封禁之後才出現結案報告,還一群人的部份清白:其中強調僅是100%技術分析,不包括行為證據
而管理員M7曾在被指涉為「傀儡」的網友F之留言板上表示:「对于真人傀儡,行为证据比技术证据重要。」若此為真,實在有種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可以隨便糾舉他人為匪諜的感覺!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5%83%E7%B6%AD%E5%9F%BA%E7%94%A8%E6%88%B6%E6%9F%A5%E6%A0%B8%E8%AB%8B%E6%B1%82&oldid=58006585


名單中的一人,是我編輯維基百科半個月之後結識的,並接受對方的大綱修改建議;後來知道對方相當忙碌,所以頂多是邀請對方關注我在進行的討論而已,這應該不算操縱或勾結。其他人就算曾在同一頁面出現,僅是大概知道對方立場,並無特別關注,直到我決定替他們陳情,才仔細查看他們的封禁記錄。然而剛剛整理好資料,他們的留言竟一夕消失。


我當下覺得似有無形人影追躡在後,時間太過湊巧!由於刪文者公開聲明「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於是我趕忙發文討論,並知會文章中提到的三位網友:其中兩位刪文者(網友K與S)被我寫出帳號,另一位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網友F則是我當時唯一還能聯絡到的「傀儡」,但聯絡的主因是我利用他成功的申訴內容來凸顯問題,擔心對方介意,所以對三人都簡短留言:「您好!我今日在互助客棧發表的言論有涉及到您,請您留意!」雖然後來網友K、F都有所回應,但我是在封禁之後才赫然發現三份私訊都在發文的三小時後遭到網友W刪除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FalloutFantansy&diff=57942812&oldid=57940070


由於互助客棧「傀儡一詞是否涉及對新手留言的汙名化」討論似乎沒有被管理層注意到,加上我前一日向某位管理員提出的相關留言沒有得到回應,所以我按下「管理員」的連結,看到77位的名單,打算逐一發信。另外因為刪文後僅憑網友的名字似乎無法進行任何連結,所以我把前一晚簡單製表的封禁記錄,包括三位相關管理員的帳號,都寫在陳情信中。發信不久之後,一位資深管理員簡單回應於我,表示「傀儡」一詞無所謂污名化的問題,相關建議也需要得到共識才行
。後來,我發現封禁記錄裡提到的管理員C也已知曉我當下的所有動作,但他向另一位網友大方表示「沒達到rd2和rd3」(RD2:针对个人、团体或组织的严重侮辱、贬低或攻击性材料。RD3:纯粹的扰乱性内容),並要求「撤回那些速刪」,我衷心感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opic:Vfyklatvgo11z1s0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opic:Vfypmb0nh9bsqb6d&topic_showPostId=vfyqslwoqnyoz93z&fromnotif=1#flow-post-vfyqslwoqnyoz93z


未曾懷有敵意的我,只是希望有更多人注意到相關問題而已!並在信中強調;「我只是一介新手,無法判斷目前的狀況究竟合理與否,因此就教於經驗豐富的管理員。」然而就在我起草謝函、準備向管理員C犯顏直諫時,竟被管理員M7永久封禁了!而後來的種種,請見
「申訴內容」本文與下方的其他留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ChyuDY


尤其是網友F只是想要幫我詢問封禁原因,就被管理員M7威脅;甚至在試圖提醒我不要忘了有利說詞之後,就被永久封禁。我雖知維基百科不乏清流,但只能提出嚴重抗議,而數頁因為不知罪名為何而寫下的自省與申訴只換來一個新罪名:「GAME」
,並永久剝奪話語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6%B8%B8%E6%88%8F%E7%BB%B4%E5%9F%BA%E8%A7%84%E5%88%99



餘波盪漾 



本人的申訴內容既然被管理員視為「託詞」,而我也不想「所託非人」,所以並未進行再次申訴!只是在不清楚聯絡管道之下,以臨時帳號將原先寫到一半的信件完整發給兩位友善相待的管理員,想請他們留意我先前的若干建議,特別是關注這次有網友無辜遭到牽累、以及「通訊自由」為何會在維基百科遭到侵犯的問題。後來因為此聯絡管道被管理員M7發現後進行封鎖,我索性在個人頁面上公然違規貼文,目的在於澄清籠罩於其他網友身上的傀儡疑雲。但我唯一承認的僅有「使用單一用途帳號」和「違規發言」,不承認其他罪名!後來還發現,使用「單一用途帳號」是否屬於破壞行為「尚未得到充分共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opic:Vgjell6xh9n4yjcb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Topic:Vgmu7lr62nqmsn1x&topic_postId=vgmu7lr62rop0r05&topic_revId=vgmu7lr62rop0r05&action=single-view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5%96%AE%E4%B8%80%E7%94%A8%E9%80%94%E5%B8%B3%E8%99%9F


就在我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關注維基百科論文門的走向後,突然透過電子郵箱發現
網友O在我的個人頁面上留言,似乎是影射我是他人操縱的真人傀儡。結果一查,此人不但是第一個隨網友J起舞、於存廢討論頁面上要求刪除條目的人,而且還在2020.04.17大砍論文門相關資訊時,寫下「依其FC於Line群組對話,是FC先用成新聞稿,再由同行、民報、風傳媒等刊登,再交給由ChyuDY作白手套放上並放原創的註解,再自證自用」,直接將本人利用各種網路公開資訊、廣泛搜羅兩造說法的自發行為惡意醜化,而且這位血口噴人的網友O竟是現任的維基百科管理員!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diff=59216890&oldid=59213726


管理員O還在論文門的討論頁上指稱,彭文正經常在節目中提到的一位同仁就是FC這個帳號的使用者。我不認識這位媒體工作者,也看不出FC針對論文門進行的三次編輯有何異樣,更不清楚蔡英文的網軍是否也曾參與過相關刪修,而維基百科又是如何控管?只因為管理員O想要封殺這位已有兩年維基百科編輯歷史、但立場不同的網友,所以才找我這個無法回嘴之人來背黑鍋嗎?由於事涉個人清譽、以及必須說明我先前撰寫的內容絕非特定媒體直接操弄下的虛假訊息,我決定再度公開違規發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alk:%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自產自引自證)


維基百科容許大家設立不同的匿名帳號,因此永久封禁也只能防君子而已!但我也不是小人,總是主動表明身分。我拒絕再次申訴,卻又數次違規留言,著實矛盾,只因為這個環境沒有我想像中的完美,但又不願含冤莫白,忍不住加以諍諫,盼它能承載更多理想……


例如尚未定案的川普「通俄門」,英文維基百科上的訊息量多大啊!再反觀管理員O的大筆一揮,蔡英文論文門只剩零落訊息,比我參與編輯前的舊版本還不如!就算舉世公認維基百科的內容只能當成參考,但也是無數人犧牲自己的閒暇時間努力而為,然而此人大刪資料的標準竟不是內容的實質錯誤。中文維基百科居然有這樣的管理員,真是悲哀!


我的違規留言並非試圖保留自己那些好壞見仁見智的文句,而是針對維基百科的誣告歪風而發:以一己之力迅速撰文就被直接懷疑是加入了大量侵權內容!據理力爭被指責為長期與其他編者背道而馳!使用資深媒體人的網路公開資訊也可以被說成是白手套!理智判斷下所形成的相近立場甚至會被視為一種傀儡操縱!就如兩岸互槓、藍綠惡鬥,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輯們也面臨內耗,使其資訊量遠不如其他語言的版本。


關於維基人如何在我1月18日停筆之後將出自「可靠來源」與「不可靠來源」的資料刪除,請參看「初步調查結果」下方的網誌「修正與澄清」!尤其是維基管理員O在
4月17日大幅清刪,論文門的爭議重點幾乎蕩然無存。7月22日,某位網友甚至於首段自行下了「已證明博士學位無造假」的結論。雖有維基人對於嚴重走樣的現況發出不平之聲,但在肅殺的氣氛下似乎孤掌難鳴。由於我三不五時會觀察一下,正巧撞見,便利用維基百科內部存在的電郵管道聯絡同期編輯此條目的所有網友除了不屑與盲從機構權威的管理員O聯絡之外,並不問對方立場為何,可惜不少人的帳戶已除,總共發出20封信,告訴他們論文門的討論並未落幕!而後便有人刪除此「結論」,改成中立的表述。我事後雖因廣發信件而被全面封禁,但求仁得仁,絕不後悔。只盼所有維基人摒除成見,讓陸續出土的諸多證據說話,勿因各自政治立場的不同而對爭議事件盲目撰文與刪文。
 
 
※ 由於各項討論令我分心,有些資訊已無時間整理,如今擇要補充在本部落格的「論文門最新資訊」一欄。此外本部落格的「修正與澄清」一欄會就維基人指控不甚合理之處、以及當前維基百科的編寫方式有所批評,「媒體探討」一欄也會點出維基百科忽略的論文門重點。目前管理員O等人除了不准新手編輯論文門條目還持續刪除不合自己心意的資料!可點擊「維基百科」頁面的「查看歷史」,按下「先前」即可出現前後版本的對照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action=history



外傳1:臉書奇遇


我在部落格的資料大致整理就緒之後,希望透過臉書分享,讓更多不熟悉論文門的網友能夠掌握完整訊息、分析其中矛盾。但是第一篇公開貼文「論文門大事紀」在次日就消失無蹤,部落格的網址連結也是同樣命運;雖多次嘗試重貼,但也數度跳出「違反社群守則」的警語。


由於是首次設立臉書,我不清楚是否自己操作失當,只能仔細閱讀《社群守則》,向臉書進行申訴。畢竟,我只是將已被公開的資料進行懶人包類型的整理編寫,沒有穿鑿附會和情緒性字眼,為何文章無法公開?


最後,總算成功張貼了數則訊息。不過,各欄位的內容似乎時有時無,沒辦法確認最後的呈現樣貌,所以我又設了一個備用帳號,作為檢查之用,也果真有所發現
,甚至有一個涉及隱私權的問題一直找不到方法解決。在自行摸索的階段中,我的朋友名單還是一片空白,也沒有嘗試進入任何一個粉絲團。


好不容易張貼完「論文門大事紀」(1-3)和「蔡英文遭到質疑的學歷簡述」(1-2),我的臉書竟整個消失了。由於一開始就沒有登記手機號碼和求援對象,似乎結局已定。


我還有一個備用帳號可用,但這回更誇張!在我張貼了兩張部落格的截圖,並首次追蹤林環牆、《政經關不了》、《童溫層》等臉書專頁後,又遭封鎖。但這次不是要求手機傳訊,而是得上傳照片;上傳成功之後,臉書竟說因為疫情,人手太少,可能無法進行審查,等於宣告此路不通
臉書頁面終被移除


我的心中不免浮現出種種問號,因為遍查臉書社群守則,仍不知違反了哪一項條款?難道臉書也有維基百科那樣的網友和管理員,別人的文章不合自己心意就可以隨便檢舉、刪除?如果只是因為新手的不知所從,才阻擋了以文會友的機會,我還要再嘗試嗎
事後透過他人協助證明,臉書確實將本部落格以疑問句呈現的網址連結分享視為違反社群守則,我在擔心台灣的言論自由岌岌可危。


在此要誠心感謝google!至少我的部落格仍能利用「蔡英文論文門調查站」這幾個關鍵字進行網路搜尋。另外也要特別感謝《政經關不了》、《童溫層》願意將辛苦搜羅的證據資料大方授權他人截圖!也希望大家能協助將相關資訊傳送給所有對論文門好奇的人。


今日,我們不應只有嚴封禁傳的帝王實錄,而是當下就需要知曉真相、進行反思。如果黨國體制的遺緒猶存,何談轉型正義?如果民主發展只成就一黨或一人之私,前人的血淚豈非白流?倘若我們不能彼此尊重,人權將成幻影……戒之!慎之!



外傳2:刪帖警告


「論文門關鍵證據(3)相關公文」於2024年3月得到以下的警告:「這篇文章違反 Blogger 的社群規範,因此已遭到取消發布的處置。如要再次發布此文章,請更新內容以遵循社群規範。」於是原句UK Watchdog根據當年規定的考試流程推測,如果蔡英文在withdrew之前沒有提交報名表,那麼她告訴Elliott春季口試的計畫就是無中生有。改成 UK Watchdog根據當年規定的考試流程推測,如果蔡英文在withdrew之前提交報名表,才可能在春季口試。而後頁面就恢復正常了然而其中仍有需要自省深思之處 ,因此將會在近期發表外傳2
 
 
《理查森報告》(Richardson Reports)指出,與政府結盟運作的台灣臉書作戰室於2020大選期間關閉了118個粉絲頁面、99個公眾群組、以及51個管理帳戶,宣稱是在打擊中共的媒體戰,然而多無實據。 (https://richardsonreports.wordpress.com/2022/09/26/thesis-controversy-in-war-room-followed-by-facebook-purge-during-tsai-ing-wen-2020-re-election-campaign/
 
《紐約郵報》於2020美國大選前獨家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涉及兒子杭特的「電郵門」疑雲,但是與當時總統川普關係不睦的大多數媒體斥之為俄羅斯製造的假訊息,推特、臉書等社群平台也在毫無依據的狀況下立即進行言論封鎖。(https://nypost.com/2021/10/12/one-year-later-the-posts-hunter-biden-reporting-is-vindicated-but-still-buried/https://www.ntdtv.com.tw/b5/20201029/video/281937.html?%E5%B0%81%E9%8E%96%E6%8B%9C%E7%99%BB%E9%86%9C%E8%81%9E%20%E6%8E%A8%E7%89%B9%E8%87%89%E6%9B%B8CEO%E5%8F%83%E9%99%A2%E8%81%BD%E8%AD%89%E6%89%BF%E8%AA%8D%E7%84%A1%E4%BE%9D%E6%93%9A
 
※ 針對川普的推特帳戶被永久封鎖,德國總理梅克爾透過發言人表示:「言論自由的根本權利……可以被干涉,但要透過法律……而非由社群媒體平台的管理階層來決定。」(https://www.tagesspiegel.de/politik/merkel-kritisiert-twitter-sperre-fur-trump-616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