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1

初步調查結果(13)英國學程



爭議焦點:英國學程


13-a 蔡英文遭到質疑之學歷簡述(文字
已有所調整

 

 

 

 

 

 

 

 

*1978  美國入學,第二年考律師執照——(LLM讀了兩年!1987才取得美國執照,學歷欄位沒有掛上博士頭銜!)
*1980/10  英國入學,初步學程為期21個月,預計1982/06結束(1981/02年刊記錄題目為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
*1981/03  提出研究計畫(緒論
題目改為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非左右對齊!
*1981/07  提出第一部分前兩章的初稿——(原稿大多使用電腦軟體排版?改寫後的緒論是唯一非左右對齊的章節!)
*1982/02  晉升為博士生——(通知書無經辦者簽名!學籍卡並未記錄時間點!)
*1982/11  退選課程
——(博士資格考沒過關退出學程赴美申請成績單準備律師考試?
*1983/01  定題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指導老師離校後寫信證明論文即將提交?學籍卡未記載論文指導者的姓名!

*1983/05  青輔會發函希望政大優先延攬——(校方婉拒!劉鐵錚受託提供期刊發表機會,無視論文品質?

*1983/06之前  於政大期刊自稱「國際經濟法博士」!
——(尚未提交論文和進行口試!將GATT誤譯成「一般關稅及貿易協定」!)
*1983/06  提交博士論文,改與賴幸媛同住——(月底自美返台,而後東吳兼任講師贈電動打字機的時間點?
*1983/10  口試後在英國旅遊兩週,撰寫台灣的時事評論?
——(未註冊?參加資格考?週日試,前一天才搭機趕赴倫敦?美國合照
*1984/01  口試通過證明
——(電報?無經辦者簽名!口試委員名單?無人交出審閱本!)
*1984/02  學位授予通知
,標示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法」——(1.5個博士?總統府版無人簽名,東吳版則有!兼任講師升為兼任副教授!
*1984/03  取得學位證書
——(影本缺乏認證章!補發兩次?拒絕勘驗?LSE存檔是1987年由台灣提供?)
*1985  博士論文列入IALS文獻索引
——(論文並未被發表IALS年刊中並非人人取得學位!
*2011  演講談到
論文題目為 Safeguarding Domestic Market自傳中改為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for Domestic Market!



13-b 相較於有些五年、十年才拿到學位的博士生,蔡英文用兩年時間就迅速寫完論文。她在2011年曾親口描述當時的壓力狀態:寫論文時會擔心萬一遇到火災怎麼辦,但是完成的那一剎那竟想著「我一定要把我論文燒掉」<註1>。她抱怨,雖然那個年代已經可以用電腦打字列印,但是無校對功能,所以光是打字校稿就整整花了一個月。

<註1>蔡英文在《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中也提到:「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有一種瘋狂的想法:很想把博士論文燒掉,然後從此不再看法律的書,因為我已經受夠了。我四處去旅行,還想到新加坡大學去教書,不知過了多久,爸爸終於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找到我,他打電話叫我回台灣。」但是蔡英文也曾在〈從吊車尾變成優等生〉的專訪文章中提到:「在英國求學時,......基本上沒有人會管你要學什麼、如何學習,更不用說考試。......對我而言,這種學習過程是一種享受,完全是由自己設計與完成,就像是在實驗一件事,也是一種自我證明。」



13-c 2019年9月9日,一篇採訪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的稿件被登出,她強調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真的<註2>。她回憶,蔡英文交出博士論文後曾搬來她的倫敦宿舍同住
<註3>,口試通過後,幾位朋友還一起去唐人街的餐廳慶祝;另外在蔡英文返台前,曾相贈一台用過的高檔電動打字機,她帶到薩塞克斯大學,讓不少同學稱羨。不過,賴幸媛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是1983年9月搬離倫敦,但蔡英文進行口試的時間據稱是當年10月中旬。

<註2>賴幸媛在2008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她1981年進入倫敦政經學院的時候,蔡英文「快畢業了,正在寫博士論文」;賴幸媛還曾表示蔡英文比她早到英國三年。但是按照總統府公布的資料,蔡英文是在1980年10月入學,1982年2月才成為博士生(****)
 

<註3>在一份時間不明的出境申請書上——「本次預定出境日期」為1978年,境管戳章的時間點似乎為1983年——蔡英文將「海外親友」填為賴幸媛(****)。



13-d 2019年10月29日,蔡英文的姊姊蔡英玲在「小英之友」的座談會中表示,蔡英文寫論文時訓練自己每天寫3到5頁,而且「她最後的博士資格考試」就是自己陪同前去的,還在英國玩了兩個星期,外界質疑論文作假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彭文正指出,所謂的博士資格考(Qualifying Exam,QE)並非論文口試,而是博士班的審核過程,之後提出論文大綱才能成為博士候選人!
(*)特別是《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裡雖然似有姊妹兩人考後出遊的照片,但無論是短袖所顯示的季節、或是疑似在美國拍攝的景點,皆與十月「博士論文口試,姊姊特地飛來英國陪我」的圖說不符——如今,電子書的相關文字已改成「我與大姊蔡英玲合影」。(****)



13-e 此處涉及蔡英文學籍卡上的兩個爭議點:「NO QE」與「10/11/82 WD from course—financial difficulties」的備註。總統府發言人曾解釋「NO QE」是指不需要資格考,因為她已在美國取得碩士學位,而彭文正則認為博士資格考乃是必要的一關,也許蔡英文還不只考了一次,最後1982年11月以財務困難為由,從學程退出(withdraw)<註4>。總統府方面則強調只是退選,不是退學;因為在1982年2月核准晉升為博士生的通知函上,說明自入學起算,最低修業年限為兩年,而1982年10月屆滿兩年,之後便不必再繳費選課
<註5>

<註4>蔡英文的學籍卡上顯示,她前兩年的學費是靠著自費和來自
紐約的獎學金,第三年的獎學金則是寫上後又被劃掉。而LSE官網中提到的withdrawing permanently from a course of study,是指永久退出的嚴肅問題,和暫時休學(Interruption)不同;倫敦大學校內人士在接受《政經關不了》專訪時,也表示只能將withdraw理解為退學(**)。 

<註5>1987年,倫敦大學的行政人員曾向英國外館提供博士學程的相關規範影本,並強調博士學位的最短修業時間為兩學年。而根據LSE現行的修業規則,博碩士學程必須註冊繳費三年,第四年才有學費減免。(*****



13-f 論文門事件爆發後,網路上還流傳台灣作家馬森的一封信,裡面提到他曾於1979-1987在倫敦大學執教,並指導過博士論文,確認當年凡是外國大學的碩士生都不允許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要先讀一年的碩士課程,然後視其程度再決定是否晉升為博士生。「所謂碩士課程不一定要選課,但必須讀完指導教授所開的書單及完成要求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師生間的對話和交流。」他沒聽過有人可在短短的2-3年內就獲得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而且他也懷疑只有大學學歷的人能否在倫敦大學指導博士論文。



13-g 另外,《政經關不了》的節目找出了一段LSE講師的招生說明,裡面同樣談到攻讀博士的初步學程規劃,可作為LSE一貫學風的參考:「在最初的一到兩年內,學生是修課程;這課程包含沒有修完的課程、以及特別的博士專題。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認為學生完成博士學位,應該具備廣泛的哲學教育,以及有能力在各個領域進行教學。」影片中除了強調學生在四年內完全專注於一個狹隘的論文主題是不夠的,還提到:「通常在他們的第一年,他們將在系上擁有一名指導老師。當他們完成博士候選人資格時,他們將有兩名指導老師;這兩人將定期與學生見面,討論想法、論文內容、以及計畫的里程碑,以確保學位順利完成。」



13-h 童文薰揣測,蔡英文初步的學程本應於1982年6月屆滿,但可申請延長半年,而她在11月提前退出;然後可能回台了一趟<註6>,並且決定更換論文題目後重新進行資格考;由於返校後需要臨時住處,1983年春夏之間便與賴幸媛同住,最後在姊姊的陪同下進行「博士資格考」的口試,並把電動打字機送給即將離開倫敦的賴幸媛。

<註6>蔡英文在出席2019年9月20日的「社群之夜」時,曾提到第一次被人以博士相稱是「從台灣回去倫敦口試」之後,幫同學帶禮物給一位教授時——根據2021年8月移民署的製表,蔡英文姊妹是在1983年10月15日出境、30日回國。童文薰則指出,16日口試的蔡英文在20日刊登於《聯合報》的專文中提到當日新聞:「行政院院會今天決定討論有關平衡稅與反傾銷稅」,如果無人代筆,那麼她當時應該人在台灣(*****)。



13-i 林環牆的看法是:蔡英文於1982年11月退出學程後便喪失學生身分,必須在2個月內離境,所以可能最晚在1983年1月就已回到台灣,也就沒有之後兩年的註冊記錄;返台後不久,蔡英文便投稿政大刊物,又於同年的10月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並且應該是1983年秋季進入大學教書
(*),還擔任起碩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林環牆說:「大家想一想,誰有時間一邊寫英文的論文,一邊寫中文的期刊論文,又一邊準備論文口試,一邊投書《聯合報》,也一邊教學又指導碩士論文?」(!!!!


—————— 
參考資料來源

13-a   
—    請參看本部落格各欄的相關資訊!
13-b
—    2011.03.18,獨立媒體(YT):2-3/6 蔡英文-人生的意外
—    註1:2011.10.25,蔡英文:《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可見於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522519&page=2)/ 2011,林涵青:專訪蔡英文 / 從吊車尾變成優等生
13-c
—    2019.09.09,《信傳媒》:蔡英文博士論文是真是假? 同寢室「證人」賴幸媛這麼說…
—    註2:2008.10.28,《鳳凰》:蔡英文和赖幸媛 一对学姊妹 / 2008.05.06,《時報周刊》:落魄望族 討餿水的小女孩 / 2019.09.23,總統府(PDF):蔡英文總統博士學位與畢業論文說明

—    註3:2022.02.22,童溫層(YT)
13-d
—    2019.10.30,《央廣》:總統少時「菜英文」但勤勉 蔡英玲:論文造假是匪夷所思
—    2019.10.30,政經關不了(YT)

—    2019.10.31,《中時》:和大姊曾在倫敦同框 彭文正驚爆蔡論文秘密
—    2020.10.28,《呷新聞》:獨家:自稱是LSE博士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到底是在倫敦、還是在波士頓完成博論口試?
—    2020.11.13,《呷新聞》:獨家:蔡英文被抓編造博論口試地點 自傳悄悄把文字改了……
13-e
—    2019.09.22,總統府發言人(FB影片):0923發言人新聞說明
—    2019.11.01,政經關不了(YT)
—    2019.10.11,《中時》:林環牆再控:學生紀錄顯示LSE與蔡英文聯合說謊
—    註4:2019.09.23,總統府(PDF):蔡英文總統博士學位與畢業論文說明 / LSE官網
https://info.lse.ac.uk/current-students/services/withdrawals?from_serp=1https://info.lse.ac.uk/current-students/services/interruption?from_serp=1 / 2020.07.02,政經關不了(YT)
—    註5:2020.08.14,《呷新聞》:〈獨家:倫敦大學1987年連稱3次「Mr.」蔡英文 考選部1987年曾發函查5大疑點〉/ LSE官網(搜尋 Fee Levels for 2019/20:MPHIL/PHD FEE STRUCTURE)
13-f
—    2019
.09.11,曹長青(FB):台灣作家馬森:蔡英文的博士確實造假!
—    2019.09.11,《上報》:賴幸媛力證蔡英文拿到博士 倫敦大學教授質疑「論文哪有與人合撰的道理」
13-g
—    2019.09.12,政經關不了(YT)

—    2011.07.18,LSE(YT):LSE Philosophy: MPhil/PhD programme
13-h
—    2019.12.15,童溫層(YT)
—    註6:2019.09.20,社群之夜「人蔘第 1 次」 (YT):台灣隊長 蔡英文 / 2021.08.27,政經關不了(YT)/ 2021.09.01,童溫層(YT)
13-i
—    2019.11.10,林環牆(FB):公文顯示蔡英文1983已被政大聘用
—    2019.11.11,《自由》:林環牆還在追打小英論文 再貼政大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