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1

修正與澄清

※ 此處僅就本人於維基百科編寫的2020.01.18版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diff=57745274&oldid=57745222 進行修正,並針對維基人之後各種刪文理由有所辯解,最後向維基百科「蔡英文學位門」當前的編寫方式提出質疑!



修正
※ 由於當初匆匆落筆,若干細節描寫不當,而且後續仍有新資料浮現,故修改表述,以示負責


1.概述」註1:香港《星島日報》於2015年6月19日報導……
→應改為:港資的加拿大《星島日報》



2.「概述」
註2 /「質疑聲起」註16:(黑皮書、《政大法學評論》27與28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名誤寫成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的確有此種簡述方式,故應刪除此句!


3.「概述」註4:所謂密件只保密10年,而絕對機密則保密30年,適用於洩漏後足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非常重大損害之事項。
→應改為:根據「國家機密保護法」,所謂密件……
至於維護個資隱私的「一般公務機密」雖可持續保密,但是「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規定的是審查人及審查意見等資料應予保密,因此當年蔡英文備審資料的種種原件理當由相關單位公開,以便澄清弊案。


4.「
昔日政治局勢」一節,註9:而蔡英文家族在台北中山北路的「海霸王」餐廳所在地,原本是革實院榮譽院長任覺五名下的「中央軍事同學會館」建築用地
→應改為:國民黨前省黨部主委、革命實踐研究院重要領導人任覺五。


5.「LSE相關訊息」一節:2019年10月8日,在論文門事件紛擾之際,LSE的官網上出現一篇聲明,證實蔡英文於1984年取得該校的法學博士學位。
→應改為:取得倫敦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


6.
「爆發爭議」一節:其指導老師Michael J. Elliott則早在1982年間就已離校,而且此人當時僅是30歲出頭的牛津大學學士。
→應改為:當時僅30歲出頭,沒有博士學位。並加註:1974年Elliott在牛津大學取得Bachelor of Civil Law(BCL)。



7.「論文公開」一節:
蔡英文在《政大法學評論》28期的文章中有35個註釋,但是相應的博士論文章節內卻毫無註釋,疑似抄襲。
→應改為:
只有1個註釋,疑似抄襲。


8.「母校聲明」一節:
2020年1月15日,即蔡英文再度當選總統後的第四天,LSE官網的News release區出現一份相關新聞稿,上面稱「蔡英文博士」為「前LSE法學博士生」(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 Dr Tsai Ing-wen)。
→應改為:上面的用語是「前LSE法學博士生蔡英文博士」(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 Dr Tsai Ing-wen),並未點出蔡英文就是LSE的博士。



9.「1.5個博士」一節:1983年10月20日刊登在《聯合報》的「從我彩視機輸美談反傾銷稅」一文,文末標示作者為「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她在投稿當下是否已進行了口試,尚未可知。
→應改為:但當時尚未正式取得學位。



10.「英國學程」一節:畢業後沒有考上律師執照?
→應改為:畢業後沒有直接考上美國律師執照?(由於事態漸明,蔡英文遭到質疑之學、經歷簡述皆已有所調整)


11.「英國學程」一節:彭文正指出,所謂的博士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QE)並非論文口試,而是進入博士班前的審核過程。
→應改為:而是博士班的審核過程,之後提出論文大綱才能成為博士候選人!

 

12.「英國學程」一節:所以若非口誤,而是年份記錯,指的可能是蔡英文於1981年7月提出了部分初稿,進行論文大綱口試;因為《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裡有姊妹兩人考後出遊的照片,其衣著顯示「博士論文口試」的時間為夏季,而非涼意沁人的十月。
→應改為:特別是《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裡雖然似有姊妹兩人考後出遊的照片,但無論是短袖所顯示的季節、或是疑似在美國拍攝的景點,皆與十月「博士論文口試,姊姊特地飛來英國陪我」的圖說不符——如今,電子書的相關文字已改成「我與大姊蔡英玲合影」。

 

13.「英國學程」一節:至於當上政大客座副教授,應該是1983年秋季開學前後,並擔任東吳大學碩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
→應改為:應該是1983年秋季進入大學教書,還擔任起碩士生的論文指導教授。

 

14.「大學教職」一節: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指出,蔡英文在《我如何學英文》一書中就表示「回國先到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做助理律師」
→應加註:《我如何學英文》的書名乃《我如何學英語:臺灣四十位英文高手採訪實錄》的誤植,書林1990初版。


15.「書面證據」一節:但是蔡英文指導過的學生最多只是參考她的中文期刊論述,至今無人表示先前曾看過她的英文論文——除了現已臉書刪文的學者姚孟昌、還有最早舉薦蔡英文的前大法官劉鐵錚。
→應改為:但是蔡英文指導過的學生幾乎都只是參考她的中文期刊論述,目前只發現1987年的孫玉文引用過她的英文論文;但彭文正表示,不排除那是中英互譯的後製結果。除此之外,僅有臉書刪文的學者姚孟昌、還有最早舉薦蔡英文的前大法官劉鐵錚主動表示看過論文。




澄清
※ 由於並無資料顯示Youtube頻道上的《政經關不了》和《童溫層》捏造相關證據此處不考慮將兩節目視為「不可靠來源」!此外,本人重申在編輯維基百科期間,並未進行其所禁止的「原創研究」!(原註中確實只簡單提及出處,而沒有詳細標注!倘若誤會根源在於本人有些地方忽略了網路連結,將在此補上;未足之處請見網誌各欄


2020年1月19日 (日) 13:13刪除「概述」註釋:LSE 婦女圖書館並非屬於校方收錄博士論文的圖書館,而且蔡英文論文的圖書分類為一般書籍。此外,1984 年取得博士學位的蔡英文在這本2019補送的黑皮書上標註1983……
刪除理由:維護清理 修飾語句
→版主說明:重要資訊!由於校方圖書館在當年似乎沒有收到論文,再加上蔡英文多年後送達的學位論文算不上獲得正式認證,方才出現論文門的討論!(註釋資料來源請見林環牆的論文門獨立調查報告 https://www.facebook.com/hwanclin/,LSE論文電子檔另見 http://etheses.lse.ac.uk/3976/)


2020年1月19日 (日) 14:27刪除「英國學程」、「大學教職」:蔡英文遭到質疑之學經歷簡述
刪除理由:原創研究
→版主說明:原文業已說明上下文皆有詳述,因此沒有提供資料來源的網路連結!(由於事態漸明,本部落格原有的「蔡英文學術歷程對照表」逐條說明已撤下!)


2020年1月19日 (日) 15:10刪除「背景介紹」:「昔日政治局勢」、「蔡英文仕途簡介」、「LSE相關訊息」
刪除理由:不必要
→版主說明:倘若蔡英文真的有說謊、或是動用政黨或國家機器,這些都是重要線索,否則無法理解她為何一路順遂!


2020年1月19日 (日) 15:41刪除「概述」註釋:童文薰強調,手上掌握完整資料的蔡英文並未採取「自訴」,而是需要檢察官費時調查的「告訴」案。賀德芬表示,她直到2019年底仍未收到法院的訴狀正本。
刪除理由:參考其他資料 維護清理
→版主說明:被告們遲遲未受到傳喚,認為蔡英文方面有假動作、甚至滅證之虞,因此已透過各種管道要求盡速調查!(註釋資料來源請見《童溫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L2U4ffq83k 和《中國時報》https://reader.turnnewsapp.com/ct/20200104/b06aa6/q1rfmjaymdaxmdrfqtzfna2/share!)


2020年1月22日 (三) 12:31刪除「概述」:蔡英文本人在2011年上半年的多場大學演講中談到,她的論文題目為 Safeguarding Domestic Market,而非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註7
被《政經關不了》公布的剪輯影片出自「台灣的真相」2019年12月23日的臉書頁……】;刪除「昔日恩師」:《童溫層》節目指出,蔡英文的某些立論雖是從Barceló的文章出發,但有曲解其意的現象。
刪除理由:刪除部分原創研究及補充引用
→版主說明:重要線索!而且原文已標示資料來源皆為《中時電子報》(論文名稱之相關註釋已在1月19日被刪!其中註釋之資料來源請見《政經關不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3RupQd1ZU 或「台灣的真相」臉書頁 https://www.facebook.com/twantruth/videos/vb.1962086284059627/631286100965147/?type=2&theater)


2020年1月25日 (六) 18:19刪除「論文公開」:徐永泰質疑整篇論文不見總結、似乎使用電腦軟體排版……
刪除理由:瑣碎的質疑內容
→版主說明:重要線索!與1983-1986的中文期刊論文對照,值得深入調查!


2020年1月26日 (日) 09:37刪除「1.5個博士」:《童溫層》揭露應在1983年6月前截稿的《政大法學評論》中,尚未口試的蔡英文提早自稱博士;針對她何時取得紐約和台灣的律師執照,相關資料對不上。
刪除理由:不可靠來源報導
→版主說明:重要線索!而且原文已標示資料來源為《童溫層》和《民報》!(「概述」中有關提早自稱博士的表述因《民報》而被保留,但後來仍在4月17日遭到維基管理員O刪除!請見「維基實錄」之「餘波盪漾」!)


2020年1月26日 (日) 09:39刪除「書面證據」:林環牆於臉書貼文表示,倫敦大學有關補發學位證書的公告事項中清楚聲明,校方雖可補發一份證書,但無法提供影本;有需要的人應自行拿正本影印,再讓校方認證,但這份影本上未見校方事後的認證章。
刪除理由:評論 沒有可靠來源 來源沒提到(個人研究)
→版主說明:重要線索!原文標示資料來源為《中時電子報》和總統府發言人臉書,但確實漏標本人已循線找到的林環牆臉書和倫敦大學官網資料,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hwanclin/posts/165486814825133/ 和 https://london.ac.uk/about-us/our-history


2020年1月26日 (日) 09:43刪除「書面證據」:至今無人表示先前曾看過她的英文論文——除了現已臉書刪文的學者姚孟昌、還有最早舉薦蔡英文的前大法官劉鐵錚。
刪除理由:無來源
→版主說明:《中時電子報》和《上報》的資料來源已在原文之「質疑聲起」和「大學教職」有所詳述,因此沒有再次提供網路連結!(2020年2月才有人發現1987年一位學生引用過英文1983年的論文,請見本網誌上方「修正」部分!)


2020年1月28日 (二) 02:58刪除「LSE相關訊息」:2007年,LSE獲得一筆48萬多英鎊的匿名捐款,並以七年專案的形式,指名資助「台灣研究計畫」的協同負責人施芳瓏【註:彭文正揣測,七年專案的形式可能是為了創造出能讓施芳瓏繼續留在英國的條件,以便替仕途順遂的蔡英文處理問題。】……
刪除理由:無法確定該捐款與LSE公信力這個副標題的關聯 無法確定捐款者真實身份,實際收到捐款者,或是該捐款細節,關於該捐款的所有描述都只是出自YouTube節目的分析與見解,更沒有說明該捐款到底與本條目關聯
→版主說明:重要線索!上下文已提到LSE的兩件弊案涉及了協助隱匿學位不實、以及不正當地收受高額捐款,而這筆編號3631的唯一匿名捐款也是疑點重重,不過本人只是列出相關線索,而非將合理懷疑視為罪證確鑿!(註釋資料來源請見《政經關不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QtAgxmIhg。另外,已在部落格的註釋中添加
:但施芳瓏已否認拿政府的錢,並申明2006年就取得英國公民權。)


※ 本人於2020年1月18日因存廢討論而停筆觀察,2月1日被維基百科封禁!同日已有維基人表示:「基於存廢討論中的若干'刪後重建'意見,需要重寫是合理的判斷。」故以下資料從略,請自行參看「蔡英文學位門」之編輯歷史記錄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action=history,並歡迎閱覽「維基實錄」!

 

 

質疑
※ 維基百科「蔡英文學位門」當前的編寫內容避重就輕!此處僅就不定期觀察到的部分提出批評。(目前維基管理員O與若干維基人不准新手編輯論文門條目,並且持續刪除與自己心意不合的資料!請參考「蔡英文學位門」的版本歷史〔可按「先前」查看版本對照〕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4%A1%E8%8B%B1%E6%96%87%E5%AD%B8%E4%BD%8D%E9%96%80&action=history


1.
標題:蔡英文學位門→似乎僅有維基百科不以「論文門」為名!此事件是從質疑1984年合格的博士論文不存在開始,並不排除蔡英文在1984年之後以其他方式取得博士學位。值得注意的是,「公開質疑」一節提到蔡英文親自高舉蓋有鋼印的正本畢業證書,是2015年拜託LSE前院長、上議院議員紀登斯幫忙處理的,並非循一般正常管道補發。請參看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B02W0025


2.
前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於2019年10月8日在其網站發文確認了蔡英文博士學位的真實性→「概述」中提及是在官網News區的in the press分類下發文,並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聲明」一節點出那是一個當時只發布過四則訊息的特殊頁面;若是再考慮LSE的若干發文並未明白點出蔡英文是LSE的博士,則校方確認學位的描述恐非事實請參看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18003467-260407?chdtv


3.
「前言確認了高等法律研究所(英語:IALS)1985年出版的索引文檔“英國法律研究1905-1984”中有蔡英文的論文條目→索引前言提到記錄的學位授予日期可能不準確。另外IALS《當前法律研究主題列表》(1981-1988)亦登錄歷年詳細資料,查驗發現其中有博士生最後只取得碩士學位。請參看https://www.guancha.cn/LiHaiMo/2020_01_05_530504.shtml?s=zwyxgtjbt


4.「前言:LSE圖書館新近收到了蔡英文提供的論文個人副本傳真文檔,該文檔可在閱覽室查閱→在「爭議爆發」一節中提到圖書館不合理的閱覽規定。其實此處並非專責收錄博士論文的「LSE圖書館」,而是附屬的「婦女圖書館」,而且這份論文被歸類為一般書籍。請參看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2655


5.概述一節:蔡英文的論文由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以電子檔的形式公開→論文被國圖登記成1984年出版的博士論文,然而內容與LSE婦女圖書館標示為1983年版的個人副本(亦有電子檔)大致相同,筆誤甚多。國圖並未收到任何版本的畢業證書,論文中額外附加的學位證明文件皆無經辦者親筆簽名,不具任何法律效力。請參看https://www.storm.mg/article/1948906


6.公開質疑一節:教育部高教司由於……陳學聖來函關切蔡總統當年升等副教授、教授的資料,決定公布昔日的相關實體文獻→學術審議會議資料中的證書字號遭塗黑,而英文論文為2019年才上架的個人版本,1983年6月的《政大法學評論》27期更未附上內頁照片,否則應會發現蔡英文還沒有口試就自行冠上「國際經濟法博士」的頭銜。請參看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191030001459-260508


7.
爭議爆發一節:蔡……認為母校曾於聲明之中確認過自己於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還列入傑出校友名單中→彭文正比對2016年LSE官網上的兩份聲明,懷疑是台灣提供的公關稿。林環牆則發現在擔任世界領袖的LSE校友名單中,註明是1946年博士的迦納總統從未取得博士學位,而且LSE法律系於2019百年慶典公布的校友名人錄中並無蔡英文。請參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8bwgowGBQ
https://www.facebook.com/hwanclin/posts/123274355713046


8.「爭議爆發」一節:強調她任教跟任公職,尤其是參與選舉這麼多次,每一次在參與的時候、或者是在任教時,都會檢驗、檢查她的學經歷。這已經是做過多少次的檢驗,絕對不會有問題→管碧玲曾指出,蔡總統93年第一次選全國不分區立委時就有登錄學歷,但依選罷法規定,當時不用檢附證明。後來蔡英文在2010年因競選新北市長而首次向中選會檢附學歷證明文件,但中選會於2011年修改學歷審查辦法,由於蔡英文的資料曾列選舉公報,之後角逐總統大位時便不用再行繳驗。請參看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9230105.aspx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1388

 

9.「爭議爆發」一節:「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則於9月4日公布了蔡的學籍卡、學位授予通知書、以及1984年的畢業證書→除了學位授予通知書上無人簽名,畢業證書影本上也無校方認證章,學籍卡上更顯示1982下半年開始便不再有註冊繳費之記錄,並標註因財務困難而退出學程。請參看https://zh-cn.facebook.com/notes/%E5%85%9A%E6%B0%B8%E9%A0%86/%E5%8D%9A%E5%A3%AB%E8%AB%96%E6%96%87%E9%A2%A8%E6%B3%A2%E7%B3%BB%E5%88%97%E7%AC%AC%E4%B8%80%E7%AF%87%E8%94%A1%E8%8B%B1%E6%96%87%E7%B8%BD%E7%B5%B1%E8%88%87%E6%88%91%E7%9A%84%E5%AD%B8%E4%BD%8D%E8%AD%89%E6%9B%B8%E4%B9%8B%E5%B0%8D%E7%85%A7%E5%88%86%E6%9E%90/1527997397352997/?comment_id=1528379823981421

 

10.「陳學聖質疑政大升等資料保密」一節:教育部給他的回函……宣稱蔡的升等資料是以「密件」方式封存至2049年底,乃是「絕對機密」等級→並無後續追蹤報導!透過賀德芬提出的行政訴訟,2021年確定了以下事實:這份回函中所謂的「升等著作資訊」其實並未被封存,持續保密的僅有審查委員名單,而且教育部在2019年7月19日向媒體公布的「博士論文三冊」並非根據當年的送審著作清單——在蔡英文於1984年9月28日親自填寫、政大校方核實過的「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為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而這其實是2019年公布論文中第二部分的標題。請參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lLpqtrUc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vjkdUJTpE

 

(其他資料尚在整理中)